“十四五”期间,福莆宁打造1小时通勤圈
全省福道将迈向1万公里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应急厅介绍了相关情况。
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全省福道将由现在的5300公里扩展到1万公里。这在全国是一个创举。
根据正在征询意见的《福道规划建设标准》,广义上的福道指既具有福建地域文化特色,又能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城镇绿道。
生态环境质量
保持全优
今年1-10月,我省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为9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1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系统推进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思路可概括为“1234”。
“1”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目标为核心,确保我省继续保持全优、领先全国。
“2”就是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持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系统推进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就是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4”就是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蓝天工程”方面,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重点加强环罗源湾、环湄洲湾、厦漳泉等三大连片区域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治理。“碧水工程”方面,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碧海工程”方面,重点加强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加快海漂垃圾治理攻坚,建设美丽海湾,打造美丽海岸线。“净土工程”方面,重点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扎实推进
“完整居住社区”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省城乡建设以提高宜居性、包容度,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到2025年,构建比较完善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提请完成改造,“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区同步配建各类相关生活设施,房屋安全实施常态化管理体系,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省市两级将建成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地级以上城市建立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测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我省将重点推进实施城市规划设计引领、居住条件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城市管理创新、历史文化保护活化、乡村环境整治、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安全保障、城市活力提升等专项行动。
《2021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已基本形成,主要围绕“吃、住、行、美、管、范”6个方面,推出35项重点任务。“吃”主要集中在水,包括供水、污水、排水,要全国领先。“住”主要是解决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提升,包括住房的面积、安全、品质。“行”主要是城市的交通,关注人行道、慢行道、无障碍通行。“美”集中在环境的美化、文化、夜化,通过夜游经济在美化、绿化的基础上提升夜景即亮化。“管”主要是城乡管理,加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智能化建设。“范”就是示范,一手抓样板,一手补短板,示范层面抓新城区、旧城改造以及县城的整体风貌提升。
福莆宁打造1小时通勤圈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快创建交通强国先行区。围绕打造各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厦漳泉和福莆宁两大都市圈1小时通勤、设区市至所辖县1小时基本覆盖的“福建211”交通圈,全方位推进综合运输大通道再升级。
我省将推动“两群、一片、多节点”协同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业实施增产增效千亿工程,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网络货运产业集群、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快递电商产业集群、具有福建特色的港航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现代交通体系,打造智慧高速、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枢纽等新型智能化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具备各设区市接入能力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搭建福建省交通运输信用监管平台和信用评价系统。
我省将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乡镇便捷通高速工程”,畅通陆域乡镇以及既有的省级园区经济节点、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机场、县级及以上铁路站场、重要港区等重要节点,实现30分钟内上高速。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85%陆域乡镇30分钟上高速,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
我省将持续实施“百乡千村”县乡路网提升,推进乡镇间互联互通的路网和通往集聚提升村、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保护村及受益人口多的通村公路“单改双”建设,有序实施通较大自然村公路硬化。推动通村路线路况及路容路貌提升与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同步,打造路优村美的新农村。
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形成全覆盖
到2025年,我省将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核心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以上事故明显减少,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目前,《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专项规划》已完成初稿,拟于12月30日前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我省将开展福建省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开展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信息全省联网;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福建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构建全方位、综合性的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