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人工智能未来图景

——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专题论坛观察
日期:2023-07-24 09:19 来源:福州日报
| | | |

  7月22日~23日,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福州举办。15场专题论坛轮番登场,院士专家与企业家一起,围绕“数智领航 共筑未来”这一主题,聚焦国内外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前沿,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路,用碰撞的智慧描绘出未来图景。

  一问

  人工智能带来哪些改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并在许多领域中引领着变革。

  在全球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中,大模型是一个关键词。ChatGPT等正是通过大模型来“学习”海量数据,并由此取得突破。

  “ChatGPT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强大的分析对话能力,但它的‘成功’更多是证明了生成式语言模型可能是‘实现通用AI’的一条可行之路,它还远远没有成功。”在大模型与自然语言处理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以机器翻译为例,对ChatGPT做了能力分析。他认为,大语言模型不会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终结,优劣并存的大语言模型通过其研究范式已将NLP(自然语言处理)甚至整个AI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平台期。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应用层面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具身智能与协同交互专题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岩分享了视觉—语言导航研究在大模型兴起的新背景下可能的演变趋势。黄岩介绍,视觉—语言导航是一个近年新兴的研究方向,主要运营在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中,涉及非常多学科和技术的交互,尽管目前在仿真环境下表现良好,但迈向现实环境的过程中,精度和性能都会面临‘代沟’(gap)。“如今随着现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机器人可以通过挖掘语言模型中的知识推理出指令,并根据视觉信息建立地图,做出相应符号推理的模式,作出可能性的决策,变得更加‘聪明’”。

  同时大模型的出现,对图形学和三维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方式。在AIGC与艺术创新专题论坛上,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首席研究员童欣介绍了智能三维内容生成的机遇。“传统三维内容生成有一些问题,比如,三维造型软件难以使用,捕捉设备昂贵;制作流水线厂,工具繁多,使用烦琐;需要大量人力和专业技能及训练。过去几年中,智能媒体内容生成的方式给图像生成带来突破。”他表示,智能三维内容生成可以带来新的内容生产范式,通过文字描述与草图控制,统一重建与生成算法,利用图片生成大模型。

  二问

  人工智能有哪些新应用?

  专题论坛中,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落地是大家共同的关注。以突飞猛进的大模型为先行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带来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愈加紧密的融合。

  机器人感知与自主学习专题论坛上,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智能驾驶与未来交通中心主任、教授刘勇介绍,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SLAM理论的突破,自主移动机器人已经从研究迈向市场应用,涉及的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智慧城市、腿足机器人、火星车等等。谷歌、苹果、Meta等国际巨头重点关注这项技术,国内巨头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也纷纷开展专项研究。他提出,“如果把自主移动机器人展开来看的话会发现,感知、规划和控制是三大核心环节,其中在控制方面大家已经做得比较多了,感知和规划技术虽然已经有所突破,但是还要克服一些挑战。”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同样是不少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AIGC与智能医学专题论坛上,联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裁、首席运营官詹翊强认为,算法性能的提升能改变AI应用的使用方式,并通过软件架构创新使AI技术无缝嵌入医生工作流,围绕病种或部位的多个AI应用形成解决方案。詹翊强介绍,在最近的一个对冠脉慢性全阻塞病例中,人工智能冠脉重建软件,在缩短73%的重建与测量时间的情况下,实现重建成功率从传统工作站的48%到95%的提升。“现在,我们正尝试通过GhatGPT的大语言模型进行文本大规模应用,将非结构化的手术过程记录,转化为结构化手术归纳,并通过文本大模型和图像模型的结合,赋能各种医疗场景,构建有医疗专业性的更精准的‘专业’大模型。”

  人工智能不仅出现在诊疗阶段,更出现在康复阶段。

  多模感知交互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智军分享了自己团队研发的可穿戴机器人包括脑控轮椅系统、步态训练康复机器人、双臂外骨骼机器人、截瘫助力外骨骼、仿生机械臂以及上、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等多款神经义肢。“我们的康复机器人控制技术是国内外独创的,不仅有国内辅助行走最快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还通过融入脑控主动康复技术、功能电刺激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助力患者实现主动康复训练。目前在广东工伤康复医院、中山附医等多家医院几百例临床试验后显示在康复医疗应用,效果良好。”李智军说。

  三问

  人工智能未来走向何方?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蓬勃兴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曙光可见,在这场关乎各国前途命运的大赛场上,各团队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在多模感知交互专题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海涛介绍了他和团队研究的自主无人艇集群协同围捕理论技术及应用。他表示,无人系统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是自主化、智能化、集群化。“在过去,我们做的是编队,后来做集群、跨域集群,未来我们想做广域,包括空天、水面、水下,以及无人系统和固定基站,要实现海洋无人系统社群。”张海涛说。

  在更为广义的制造业中,人工智能也在持续探索,引导“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为实现迈向制造强国的目标,我国已开始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在制造业的落地,形成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手段、新业态。”在工业智能机器人专题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教授任磊抛出“人工智能2.0”的概念,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具体能够满足工业制造的何种需求、适用于什么样的工业应用场景,是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任磊表示,未来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应实现人—信息—物理系统的高效分工和互助,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将人的智慧、经验与AI的强大学习能力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与此同时,如何在技术变革浪潮中主动治理、有效治理,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共同的时代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迎春带领团队作出了尝试。王迎春认为,大模型可信评测本身非常复杂,不同国家、地区、组织都有不同标准,难以达成完全共识;涉及多个层面、叠加各种场景,难以用统一的任务和指标进行测评;相比能力测评,可信评测相关的数据集和工具较少,更依赖人工。因此,他认为,评测应该成为一门推动LLMs和其他AI模型发展的重要学科。目前,他们已初步搭建蒲公英人工智能治理开放平台,探索构建“规则-技术-场景-评测”一体协同的治理创新体系,打造系统、实用的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基础设施,服务治理原则落地实践,支撑提升人工智能治理成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