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健康从口入 公筷分食更提倡
时间:2018-01-04 11:10

  临近春节,又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在杯来盏去、筷箸交错之间,如何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给出提示:健康用餐从使用公筷开始。

  圆桌用餐固然好,但是细菌也会借此大肆传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合餐可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消化内科医生指出,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在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一人带菌,一家人都有,医学上称之为“幽门螺杆菌家族集聚现象”。不仅如此,合餐还可能增加胃溃疡交叉感染的机会。研究发现,亚洲人共用饭碗、筷子和菜盘的习惯导致胃溃疡在家庭成员中极易交叉感染,其发病率要远高于分餐制的欧美国家。当人们共用碗筷时,唾液里的细菌可通过饭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传染、传播。这也是习惯与家人共用碗筷进餐的人胃溃疡感染率和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合餐制还会增加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肠炎、结核病、痢疾、伤寒等病症,也都可以经由口传染。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合餐共食的弊端构成了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筷子,不仅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将疾病传染给同一张饭桌上的其他人,即使没有症状但体内带有病原体的“健康人”,也可以将病原传染给旁人。

  有资料显示,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便开始注意就餐时不使用同一个餐盘吃饭,也不直接接触公共食物,每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到餐盘中,这种习惯在西方逐渐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分餐制。事实上,宋朝以前,中国老百姓吃饭都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从殷墟出土的陶鬲碎片证明,用来煮粥的鬲,其容量只够一人一餐之用,可见分餐在当时已是萌芽。在唐宋兴起的合餐制,是因为烹调技术的进化所致。合餐从唐朝起就逐渐兴起,沿袭至今。当下,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健康角度来看,分餐的优势再度显现。

  总的来说,分餐主要有以下几大优点:①家庭和公共场所实现分餐制,有利于控制人的饮食量。②分餐制能慢慢改变国人大吃大喝的坏习惯,养成注重营养卫生的好习惯。③实行分餐制,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④有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⑤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防治胃病的发生。

  改变日常的习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健康分餐从使用公筷开始。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严晓慧

来源:上海大众卫生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