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口罩,保持1米线距离。”这些天,在各核酸采样点,总能听到这样的反复提醒。“目前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市民要外出进行核酸采样。面对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排队采样的过程中,切记要与前后的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25日,记者邀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副主任医师郑霄雁为大家讲解“一米线”的重要性及意义。
郑霄雁介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传播。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到空气中。“有研究表明,在重力作用下,飞沫从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内。”郑霄雁说,小于1米的近距离接触,吸入他人飞沫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公共场合,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不聚集,保持“1米线”。
除了守好“1米线”,正确佩戴口罩,采样完成即刻离场也尤为重要。处于排毒期的病例,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大颗粒的会直接沉降到地面,一些小颗粒的会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由此经过的人,没有戴口罩就会吸入气溶胶导致感染。一个小小的口罩,有双向隔离保护功能,这时候就能起到大大的保护作用。因此,市民朋友要记住,“口罩”搭配“1米线”,既防传播又防感染。
(福州日报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方海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