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年修编)公示

日期:2022-03-21 15:02 来源:福州地铁集团
| | | |

  目前,福州地铁1、2号线已开通运营,4、5、6号线及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1线正在加速建设中。为更好地匹配福州城市发展要求,支撑“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山海协同”的全域空间发展格局,服务引导城市发展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变,在《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之际,福州地铁集团及时组织开展《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年修编)》研究,并根据2022年2月25日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现公示如下:

  一、总则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坚持“3820” 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践行关于建设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坚持深入推进福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和城市交通体系,促进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支撑和引领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坚持贯彻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标本兼治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和引导滨海新城发展,加强与城市空间规划衔接。坚持远近结合,统筹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构建“四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

  二、规划年度与范围

  远期规划年度为2035年,与正在编制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远期年度一致,远期线网规划重点范围为福州市中心城区。

  远景规划年度为2050年,远景线网规划范围拓展至福州市域。

  三、规划目标

  提高轨道线网密度。远期及远景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达到0.8km/km2以上。

  加大轨道站点覆盖率。远期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中心城区人口和岗位数达到55%以上;远景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中心城区人口和岗位数达到65%以上。

  提升轨道出行效率。远期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实现半小时直达;福州主城核心区至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及周边外围组团实现30分钟可达;单程45分钟以内通勤客流占比提升至80%;主要对外交通枢纽至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科学城副中心、三江口副中心最远1小时基本可达。远景进一步强化滨海新城内部联系,空港组团、松下组团与滨海新城核心区轨道交通30分钟左右可达。

  四、修编优化思路与主要内容

  强化主城区轨道覆盖。改善交通拥堵,在主城区规划增加2条南北向线路、1条东西向线路。

  促进滨海新城发展。在滨海新城规划增加1条南北向线路、1条东西向线路。

  呼应“六城五品”发展目标。规划增加预留6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逐步实现全域轨道交通覆盖。

  响应“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战略布局。优化提升2条线路实现科学城副中心快速通达主城核心区和滨海新城核心区。

  五、修编后线网方案

  修编后的远期线网由16条线路组成(含F1线),构成“环+放射、两网互联”的布局方案,线网总规模约621km。其中市区线12条、约424km,市域线3条、约135km,城际F1线约62km。

  远景线网由20条线路组成(含F1线),线网总规模约781km。其中市区线13条、约460km,市域线6条、约259km,城际F1线约62km。整体规划形成“一环(4号线)两核(主城区和滨海新城)、三联(主城区与滨海新城3条联系通道)八射(主城区范围环线向外8个放射方向)”的网络构架。

  修编后的轨道交通线网对福州市空间结构中的“两核两心七组团”的“两核”进行了强化,以福州主城核心区、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主构建了放射状线网结构,对规划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及外围七个组团都实现了覆盖,呼应了大福州“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一区”的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发展战略。

  六、与上一版线网调整方案对比

  对比2018年批复的线网规划修编调整方案,优化了4号线、5号线、6号线方案,完善了既有及在建线路功能;调整了3号线、原7号线(新11号线)、原8号线(新10号线)方案,进一步吻合了城市发展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主城区范围加密了7号线、8号线、9号线,滨海新城范围加密了12号线、13号线,进一步强化了轨道交通覆盖,并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发展预留了一定弹性空间;新增S1-S6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拓展了市域轨道交通网络。

  七、公示时间:2022年3月21日至2022年4月20

  八、公示意见反馈邮箱:fzdtxwgh@163.com

  


  附件:1.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示意图(远期)公示

        2.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示意图(远景)公示

        3.福州市域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示意图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