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412-2500-2005-00001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成文日期:2005-07-14
  • 标    题: 福州市供销社“十一五”规划
  • 发文字号: 榕供业〔2005〕144号
  • 发布日期:2005-07-14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市供销社“十一五”规划
榕供业〔2005〕144号
来源:福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时间:2005-07-14 00:00

“十五”时期,我市供销社在省社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止亏、改革、发展、创新”的总体思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扭亏止损取得显著成效,市属社有企业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不亏的机制初步建立;各县(市)基层供销社改造取得一定成效,为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农资供应服务体系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社传统经营有序实施;开放办社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发展中,我市供销社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一些县(市)社受人员负担重,债务负担重的困扰,尚未摆脱亏损,陷入困境;部分县(市)社有企业和基层社的改革,遇到了成本高,资产变现难,后续资金缺口大,改革后企业定位难的问题;市、县(市)社有企业和基层社中,实力弱、规模小、竞争力低、发展后劲不足比较普遍;农资供应服务体系中,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还比较落后;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还比较低;全市供销社系统中,适应于市场经济和供销社事业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比较缺乏。

“十一五”期间,面对政府将实施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方略,我市供销社将面临着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把握时机,迎难而上,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够取得“十一五”期间的新成就。

一、明确目标 把握重点

(一)“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合作制的旗帜,继续围绕着“止亏、改革、发展、创新”的思路,根据省社、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供销社的要求,推进和深化改革,建立不亏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社企分开、开放办社的体制、机制格局;搭建平台,搞活农产品流通,逐步建立合作经济的经营服务体系和组织指导体系;突出主业,垒实实体,提升供销社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预期目标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争取全市供销社经济总量扎实、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经济总量指标:到2010年,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84641万元,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6198万元,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达到40790万元,农副产品购进达到27330万元,废旧物资回收达到36515万元,上述五项指标年均递增5%以上。

经济效益指标:到2010年,全系统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年均增加利润(减少亏损)150万元;净资产2亿元。

为农服务指标:到2010年,全市供销社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建立专业合作社(协会)10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270个,基层(乡镇)信息站40个,村级信息点116个,通过网上发布商品供求信息,促进商品成交额4.5亿元。

二、推进和深化改革,稳步解决困扰供销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要继续按照“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配套实施的原则,推进和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

(一)推进县级联合社的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县级联合社是我市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农村合作经济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级联合社的改革到位,就能推进和促进县(市)社有企业的改革和基层供销社的改造,推动和促进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县级联合社要结合县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紧紧围绕“搭建两个平台”的要求,转变职能,开放办社,强化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建立和形成比较有力的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

(二)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实现劳动关系和产权多元化改革到位

社有企业改革要围绕置换职工身份这一重点和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着力解决社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产权结构单一、企业负担沉重、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使社有企业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

1、全面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多元化改革,用开放办社的办法,吸纳社会资本,改变社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推动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适应现代产权制度的新型劳动关系。

3、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一批优质资产和较高素质人才,把骨干优势企业培育发展成为供销社系统和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十一五”期间全市供销社系统社有企业各种形式改革要基本完成。

(三)深化基层供销社改革,夯实合作经济发展基础

基层供销社改革,一方面要遏制亏损局面,另一方面要坚持合作制理念,把体现为农服务宗旨,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强化为农服务功能,作为基层社改革的主要内容。

1、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切实减少基层社的亏损额,降低亏损面。到2010年,全市供销社基层社利润总额汇总,争取不亏或将亏损掌握在控制额度内。

2、结合乡镇调整撤并,调整基层社建制,优化基层社布局,加快中心社建设。

3、对已实施职工全员身份置换的基层社,要抓好重组、重建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劳动合作等),组建新的基层社。对个别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经营难以为继的基层社,下决心进行破产、解散或合并,实现减员减债。

4、加大力度培育服务载体。基层社要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积极领办、联办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再造合作经济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市基层社的改革改造要基本完成。

三、搭建平台,积极参与搞活农产品流通

(一)做强福州果品批发市场,搭建全市果品批发交易的平台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提升福州果品批发市场为农服务功能。加强市场配送、完善农残检测设施、加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福州果品批发市场置身省会中心城市,交通便捷,集散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功能强的优势,把福州果品批发市场建成省会中心城市果品集散中心、价格发布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研究联系与台湾果品的对接,实现台湾果品在我市的进一步流通。

(二)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搭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平台

充分利用供销社现有的优势,并创造新的优势,在信息、技术、设施、营销上帮助和指导农民,通过领办、联办、协办、引办等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同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专业合作社在工商登记、股金管理、经营运作、分配积累等进行规范。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把专业合作社办成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功能健全、运行规范的独立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专业合作社要在数量上求发展,在运行上求规范,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骨干产品上下功夫,在经营上创品牌,在规模上上台阶,并加强与国内外城乡农产品交易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的联系,推动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产销直接见面,提高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和程度。市供销社要通过抓好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全系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发展行业协会和信息服务网络,搭建行业发展服务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和信息服务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市供销社要抓住时机,发挥现有优势,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依托龙头企业、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广泛联合生产、加工、销售、科研等各种企业、组织和个人,逐步发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律、协调服务、维权作用和代表性强的特点,搭建行业发展服务平台。

加强和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发挥信息在市场上导向作用,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为行业发展服务。要充分发挥现有的1个市级、10个县(市)、公司级信息服务中心作用,加强与专业交易市场、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对接,继续在反映当地主导产品供求状况、市场价格、网上推销上发挥作用;继续做好大宗农产品和主流产品的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预报;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向村级综合服务站、专业合作社最基层延伸,拓宽农产品信息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农产品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要规范已设立的3个省社信息服务中心基层信息服务站联系点、3个农资信息采集点的建设;加强信息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四、突出主业,垒实实体,增强我市供销社的整体实力

(一)发展完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

1、积极推动发展农资连锁联合经营。鼓励以县(市)农资公司为龙头,基层社农资零售点、“农业三站”经销点、个体农资经营户为为基础,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不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县(市)社、基层社积极牵头,加盟资本雄厚、品牌知名度高、经营管理好、发展后劲足的农资连锁企业(如省龙得宝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提升农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从总体上继续发挥供销社农资经营部门在农资市场的主导作用。

2、继续加强和改进农资经营服务和农资科技服务。推广“联村又联户,登门搞服务”的农资经营优质服务,抓好“庄稼医院”建设,扎实推进全系统“庄稼医院”的发展。以“庄稼医院”为依托,加强与农业技术部门联系,指导农民开展测土施肥、平稳施肥、配方施肥、配方用药,不断提高农资经营服务的科技含量。

3、建立健全农资商品质量自控体系。从进货、入仓、销售、售后农资经营服务全过程,建立农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禁止假冒伪劣农资从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

(二)构建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1、成立福州市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以现有的福州市物资回收利用公司为控股股东,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股,成立福州市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展全市废旧物资回收、清理、分类、加工、综合利用。

2、建立再生资源专业交易市场。以2005年福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中“凡市区的二环路以内的废品收购站,一律搬至三环路以外区域”的要求为契机,“十一五”期间,拟在三环路周边,以股份制形式,建立23个占地60亩以上,高起点、管理规范、设施配套的大中型再生资源专业交易市场,形成集聚、辐射全市和周边地区的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场所。

3加强与城区304个社区的联系,实行垃圾分类,配置分类装置,开展回收进社区活动,逐步形成以社区收集、收购为基础的废旧物资回收网。

4、加强中转站、再生资源仓库建设,建立废旧物资分类、运输、储存点,分流回收的废旧物资,补充再生资源专业交易市场的不足。

5、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实行统一标识,持证上岗,规范全市社区的废旧物资回收业务。

(三)构筑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

1、充分运用现有烟花爆竹仍实行归口经营的政策优势,以未禁放的县(市)日用杂品或专营公司为龙头,以烟花爆竹零售网点(柜)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利用改造整合现有经营网络,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统一定价”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直营点、加盟点,构筑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

2、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从布局、建库、选点上,都要严格按照民用爆炸危险品管理的规定,加强基础设施配置,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经营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检查监督,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万无一失。

(四)加快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社传统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

1、充分发挥现有的县(市)、镇(乡)、村供销社网点作用。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拓宽融资渠道,多形式地搞活日用消费品经营。可以以社有龙头企业为依托,也可以联强靠大,引进资本雄厚、品牌知名度高、经营管理好、发展后劲足的连锁企业、民营企业或个体能人,以县(市)和中心集镇为重点,开展连锁经营(加盟经营、专卖经营)、物流配送。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市)的供销社,要积极融入当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分布县(市)、镇(乡)、村供销社零售网点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发展,完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

2、继续加大以现代营销业态改造供销社农村消费品旧网点步伐。巩固各级供销社已发展的186家便利店、66家单体超市、30家专卖店,继续分期分批地改造众多的分布镇村的旧网点,发展新型业态,发展连锁经营或加盟连锁,从整体上提升消费品经营网络的经营服务水平和质量。

3、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站是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的基本环节和前沿阵地,村级综合服务站不仅要为农民提供商品经营服务,而且要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宣传、农产品信息传递、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服务,受相关部门委托开展代收电费、代办电讯、邮政、保险等服务。它是适应农村基层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的新型的服务组织形式,必须大力提供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供销社要累计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270家。

五、加强社有资产的监管和运营,提高社有资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益

(一)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管理各项制度,防止社有资产流失

1、制定我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级社理事会要完善出资人制度,规范各方职责,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权利,履行相关义务,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

2、加强对社有资产产权交易,定价和转让价款的管理。按照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对所属企业的产权进行登记,建立规范的资本金管理制度。

3、建立投资责任人制度,任何投资特别是重大投资都必须经过科学凭证,可行研究,集体决策,避免投资失误。

4、要合理调整社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真正把社有资本投向为农服务的行业和领域,投向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和企业。

要多种形式搞好资产经营,变资产管理为资本经营,通过整合、盘活、开发等多种形式,提高社有资产的利用率,提高社有资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扭亏增盈工作

继续推行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继续推进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从根本上建立企业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六、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促进供销社事业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用开放的观念、开阔的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用工机制、激励机制、引进人才机制、考核机制,广泛调动热心供销社事业的各类人才的作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确保供销社事业后继有人。

2、坚持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多途径、多形式搞好干部职工职业技能的再教育、再培训,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武装干部职工,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适应市场经济和服务“三农”的需要。

3、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建立具有供销社特色的文化体系,倡导民主、奋进、求实、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合作社文化,用典型经验鼓舞人,用先进事迹教育人,为供销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供销社的凝聚力、战斗力。

七、强化保障机制,推进规划实施

(一)实施项目带动策略,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

以项目为抓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好对供销社改革和发展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重点项目,培育供销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力、竞争力、增长力及其配套的体制、机制,扎牢供销社发展的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协调机制

市社各职能处室要把本规划作为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规划的内容和目标要求。县(市)社实施年度计划时,必须与规划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市社有关职能处室要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对部分关系重大的改革措施和发展目标,还要组织专门力量实施,并及时向市社党委汇报。当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职能处室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并报告。

 

 

                              福州市供销社              

  二○○五年七月十四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