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翔做客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高端访谈。本期访谈主题:全力打造“榕创汇”创新活力区,在共建共享上争优争先争效。嘉宾将围绕“榕创汇”科创专项行动方面热点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欢迎各位网友,通过网址www.fuzhou.gov.cn收听收看。
网民朋友,大家好! 您现在收看的是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高端访谈,我是主持人郭炀。我们的网址是www.fuzhou.gov.cn。欢迎您在观看我们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和我们进行在线交流。
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是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福州市大数据委承办的网站,定位于“宣传福州、服务公众是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窗口,全方位展示省会城市形象推动网上政务公开与公共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渠道。
今天我们演播间请来了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翔,我们将围绕“全力打造‘榕创汇’创新活力区,在共建共享上争优争先争效”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互动交流。
首先,请林主任和我们的网民朋友打个招呼。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林翔。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福州高新区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有机会通过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与大家交流互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我们今天的访谈,谢谢。
林主任,我们知道福州高新区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宜学、宜研、宜业、宜居、宜游”的属性越来越凸显。大家对福州高新区也是越来越关注,能否请林主任给大家简单介绍下福州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感谢大家对福州高新区建设的关注,下面我简单作下介绍。福州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推动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下辖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等科技园区。2013年起托管闽侯县南屿镇和上街镇建平、厚庭、新洲、马排和马保五村,2022年起托管仓山区建新镇冠洲村、红江村(生产队),托管区域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
30年来,福州高新区始终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火炬宗旨,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创造融合,创城、学城、产城一体,全力打造成为全省创新策源地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发展为一个山水之间的科技绿洲和飞速崛起的魅力新城。
福州高新区始终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全力建设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 (福建) 科学城和科创走廊,深入实施“榕创汇”科创专项行动,努力成为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动力源。一是科创资源快速汇聚。毗邻大学城14所高校和20万青年人才,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大学城中心共享区暨福州国际人才港等重点创新平台纷纷落地。二是创新主体快速成长。2023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1000多家。2020-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三年实现倍增,2023年的申报量、认定量及总量均位列全市第一。截至2023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255家,占全市约27.83%,占全省约10%。三是产业结构快速优化。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活力持续提升,工业产值从不到30亿元提升至300多亿元,财政总收入从不足3亿元到突破40亿元大关,产业税收占比从2019年的34%,提升至目前的77%。
科技兴,则产业强。刚才林主任提到“榕创汇”科创专项行动,能否请您介绍下高新区“榕创汇”专项行动?
“榕创汇”科创专项行动以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园区为指引,聚焦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大方向”,瞄准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工业互联网、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四大赛道”,以产业促进为主线,以企业培育为主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掘金行动。每年筹措不少于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配套1亿元产业基金,面向全国高校院所,支持人才团队和项目成果落地。近两年已落地中科院弘光专项(中科芯源)等科技成果60余项。
二是实施科创载体提升行动。一方面,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国际人才港等研发平台,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另一方面,整合提升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博思创业园、闽台大学生三创基地等40余家孵化器,通过政策补助、专家辅导、毕业扶持等措施,打造全链条衔接、一站式服务、高效率转化的一流创新生态。
三是实施新物种培育行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目前全区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78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707家,24家企业入选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名单(全市144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刚才林主任提到了高新区高成长性企业梯队快速壮大,能否请您介绍下高新区这几年在科技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经验?
近年来,福州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着力构建“挖掘一批、储备一批、认定一批、引进一批”的高企培育发展新格局。园区各类市场主体达3.5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188家,快速增长至2023年底1200多家。
一是全力支持研发平台成果转化。采取“政府供地+国企代建+联合投资”和“研发中心+院校人才+配套产业基地”等形式,倾力支持研发机构技术成果就地转化。目前,已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等建立成熟的转化合作机制。
二是全力打造高效益孵化平台。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成长链条,支持闽台大学生三创基地、海狮众创空间、海峡链谷等47家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企业(团队)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双创服务。目前,全区孵化器面积超10万㎡,在孵企业2000余家,累计毕业北卡科技、吉特瑞、熠和微等企业500余家,而且大部分毕业企业落地高新区。
三是全力培育壮大科技企业梯度。强化政策奖补、专家辅导、毕业扶持等激励措施,通过分类帮扶、梯队培育等方式,精准实施“高企倍增”“专精特新扶持”等行动,已构建形成“雏鹰—瞪羚—潜在独角兽—上市企业”全梯度培育体系。
好的,感谢林主任的介绍。福州高新区靠着创新因势而谋、乘势而上,近年发展越来越好,经济蓬勃发展,能否请林主任再介绍一下高新区除了内部培育,在对外招商方面的做法成效?
高新区通过创新招商机制,2023年快速引进高质量项目53个,二产项目全市排名跃升至第4。
一是联合招商。盘活100多万㎡企业楼宇空间,与省创新研究院、省、市单位联合招商,推动盛丰高新智慧产业园等30多个重点项目快速入驻。
二是机构招商。引进科鹏、清科、创业黑马等一流科创服务团队,依托其资本、项目、企业服务能力和信息源优势,不断提升招商质量。
三是基金招商。着重强化基金在招商线索挖掘、引导资本跟投等各环节运作,2023年已完成深圳云工科技等7个项目投资,带动社会资本跟投约3.5亿元。
好的,谢谢林主任的介绍。近年来,福州高新区全力推进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效。能否介绍高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及未来的展望?
下一步,高新区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深化拓展“三争三领”行动,全力推进“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系统实施“榕创汇”科创专项行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在闽台融合中先行先试,以新担当新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工作重点是全力建设“榕创汇”创新活力区,顶格推进上下联动、先行先试,力争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十百千”集聚突破,实现区域爆发成长,打造10个具有全国、全省辐射影响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50家国家级、省级高质量孵化载体;引进100个硬科技创业团队;培育1000家高成长科创企业、培育首个千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打造千亿规模的基金集聚区。
我们还将重点保障福耀科技大学、海峡创新实验室、福州国际人才港等重点平台建设,做好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成果对接,力争年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全面发挥创新创业洼地效应,全面打造“东南硅谷 山水智城”。
以下为网友提问
福州高新区一直以来坚持“拼发展就是拼人才”的理念,落实“好年华 聚福州”行动部署,以“最大规模、最美环境、最佳配套、最好服务”,加快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目前已认定各类人才超2000人,吸引两岸青年创客5000人。2023年新认定国家级重大人才2人(全省13人)、省雏鹰计划人才1人(全市4人)、高层次人才283人。
一是夯实人才组织架构。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落实区领导挂钩人才机制,组建政产学研人才联盟,形成纵横联动的人才组织体系,制定优化15项创新政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近三年共兑现各类人才奖补资金1.5亿元。
二是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与大学城高校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政校企三方共建。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博士后工作站13个,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40个,集聚创业企业(团队)400多个,极大的保障人才干事创业需求。
三是强化人才住房保障。已建人才房11万㎡,在建22.8万㎡,既可租又可售,既有优惠长租又有免费短租,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好的,谢谢林主任的解答。人才是第一资源,福州高新区拥有大学城丰富的人才资源。有网友“人需在事上磨”提问,今年7月我就将毕业了,请问高新区是怎么留下大学城毕业生的?
一是线上线下发力招聘。针对高新区企业用人需求,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对接平台,持续开展“好年华 聚福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升企业招聘效率,2023年全年共举办17场招聘会,提供2万个以上的岗位,有效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是鼓励企业吸纳。在一次性创业补贴的标准上进行细化,对带动就业人数5人及以上的企业,补贴标准由5000元提升至10000元。面向我市工商注册不超过三年的小微企业,与新招用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缴纳1年以上社会保险,给予补贴,鼓励企业支持应往届毕业生就业。
三是优化配套保障。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租用1年以上经营场地,可享受最长2年、不超过租金50%、每年最高3000元的创业资助。同时,提供169套精装房,累计为780多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短期住宿;所有户型配套齐全,可拎包入住,并享受一站式人才管家服务。
好的,感谢林主任的解答。“爱拼才会赢”网友留言,想了解下福州高新区对于创业有哪些金融方面的支持?
福州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金融生态的营造,围绕制约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完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一是“投-贷-补-培”联动。综合运用基金、“高新贷”、政策奖补等措施,帮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快速成长。其中,推动银行对通过基金投资的项目给予相应授信贷款,安排5000万元直接补贴科技转化项目,安排150万元委托知名科创机构专业辅导并项目领投。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高新贷”,已为118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金额合计约14.6亿元。
二是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聚集30多家银行、担保、证券、贷款、律师、税务、会计所和审计所等金融相关机构,打造金融一条街,为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开展金融专场对接会、企业路演等系列活动,推动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已撮合约25家企业与创投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创新金融运作模式。采取“国企+科研院所”模式,由海峡金控牵头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市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已设立、引进基金超20支、总规模超100亿元,其中区平台公司投资、参股7支。
那么在林主任介绍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朋友在关注着我们的节目,也希望能在节目当中得到更多的答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节目内容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有一些还没有来得及回答的问题,福州高新区管委会也会在节目之后通过电话或者是文字的方式给您进行一一答复。
好的,那今天节目到这儿要跟您说再见了,节目最后我们再来请林主任谈一谈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感受。
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朋友们! 通过今天的交流互动,我深刻地感受到广大市民朋友对我们福州高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福州高新区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坚定不移加快大学城、科学城和科创走廊建设,全面发挥创新创业创造洼地效应。大家如果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将好的建议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再次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好的,感谢林主任,也感谢各位市民、网民朋友们,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数字福州建设工作,也感谢他们为我们提出了宝贵建议意见。今天的高端访谈就到这里,再一次感谢林主任做客我们的演播间,感谢大家,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高端访谈节目。我们的网址是www.fuzhou.gov.cn,下期节目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