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全面改薄五年工作纪实

日期:2019-12-30 15:58 来源:教育局
| | | |

  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曾有“海滨邹鲁”之称;近代培育了大批有识先贤之士、孕育了船政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以“院士摇篮”、“高考红旗”闻名。今天的福州,开放开发不断加快,先后取得了“五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又积极实施东进南下、“海上福州”、滨海新城建设等宏伟规划,这一切都给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8-2019学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15所,在校生161万人,专任教师94457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1113所,在校生数14.88万人,专任教师46026人。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全速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持续深化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举措,较好地补齐各级各类教育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聚焦聚力抓好“全面改薄”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我市“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完成,五年规划项目完成情况位居全省前位,成效显著。

  一、工作职责重落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快速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14年国家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我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开展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作为加快我市教育发展的“保障工作”和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作”来抓。将改薄工作写入全市政府工作报告,切实做到了规划上优先布局,资金上优先投入、项目上优先建设、政策上优先保障。不断完善 “全面改薄”工作机制,成立市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各县(市)区相应分别成立改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统筹推进改薄工作,及时研究改薄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各相关部门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有力保障了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多措并举促改薄

  改善办学条件是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实施全面改薄工作之前,我市许多中小学校还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存在校舍简陋,附属设施破旧,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音美器材欠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提升和发展。工作开展后,我市高度重视,借此契机,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工作,科学编制规划。研究制定了《福州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规划》,在五年期间,对全市142所中小学校舍实施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总规划校舍建筑面积33.0423万平方米;配足配齐各种教学仪器、课桌椅、图书等设施设备,总规划设备购置金额19927万元。

  科学安排,加强项目管理。一是加强前期管理。每个校舍建设项目都会进行项目会审并经发改部门立项后实施;按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工作,严格公开公示年度计划、项目安排、采购招标、中标结果等并加强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二是强化过程监督。各项目校定时上报进度,区教育局及时督查项目校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并按要求做好进度双月报工作,全市定期对改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按要求对校舍进行竣工验收和专项验收,并执行工程结算。设备购置认真执行采购要求,符合政府采购程序,设备安装完毕验收付款,并将资产入库。三是后期管理到位。“全面改薄”校舍建设及设备设施采购材料完整、真实并归档。新建校舍、场地及时投入使用,各功能室均有管理制度上墙,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做到责任到人,维护到位。

  加强投入,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坚持优先安排薄弱学校资金,我市连江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五年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及基础设施投入12.56亿元,其中农村薄弱校的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投入11.01亿元,占比87.7%。连江县2014-2018年“全面改薄”校舍及附属工程建设实际投入资金19326万元,100%投入农村薄弱学校。在项目资金管理上,我市严格执行《福建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用项目资金,将改薄资金纳入校安专户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制定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做到资金安排合理,管理使用规范。按照项目规划,各县(市)区均能及时足额落实项目资金,资金拨付严格按照合同订立的条款支付,严防资金失控,杜绝国有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流失,确保资金投资效益。

  攻坚克难,着力破解项目难题。我市鼓楼区为中心老城区,面对建设用地不足的难题,积极突破短板,最大化合理集约利用有限的教育用地资源,在四个改薄项目建设方案上均采取“上天入地”模式,大成本投入财政,将地下室开挖一至两层,扩大不计容面积,做为水电配套功能室、图书馆、游泳馆、篮球场、教工食堂及停车场等;地上一至四层为常规教室,五、六楼为教学配套功能室、教科研室及大会议厅等,且能够考虑学科特质与需求,整合并实现一室多用,确保小场地上建设的大空间切实满足教学、教研等需求;教学楼屋面均按照花园式设计,种植小型四季花木及低矮灌木,安装气象设备,满足科学探究及气象观测等学科要求。

  三、精准施策显成效

  1.学校整体面貌变美了。经过“全面改薄”五年努力,我市已开工校舍建筑面积46.2104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39.85%,其中已竣工校舍建筑面积45.0886万平方米,竣工率达136.46%,全市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破旧危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坚固美丽的新楼房校舍,一所所漂亮的学校成为全县农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带动校园内涵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整体提升。

  2.教育装备水平提升了。五年来,我市共投资3674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设备采购完成率达184.83%,为全市中小学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图书以及音体美等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器材,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的均衡配置,全市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3.群众满意度提高了。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推进农村学校硬件基础和软件教学条件的同步提高,极大缩小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让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一样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均衡发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