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万亿之城”向上实力——福州篇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专题
编者按
6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专题《寻找“万亿之城”向上实力——福州篇》,深度报道了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会城市福州,近年来依托多元化产业布局,正从因海而生转为向海而兴。2020年,福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元大关,5年来更是取得了51.81%的增速。福州日报今日予以转载。
地区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从2018年至2023年,我国相继有10座城市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之列,使其总数达到26座。而从这5年来万亿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首破万亿元大关的福建省福州市,5年来取得了51.81%的增速,高居榜首。这座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会城市,昂扬向上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来看记者的调查。
福州,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山在城中,城在山里;福州,一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全球每卖出四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州;全国每卖出三只鲍鱼,就有一只来自福州;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诞生在福州;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州成功并网发电。福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4857.7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928.47亿元,过去10年时间,GDP年均增速7.6%。
央视记者张静在采访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时问道:“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福州是一个经济体量低于省内城市的省会,但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在10年间连跨8个千亿元台阶,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福州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郭宁宁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3820’战略工程,为福州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打下了坚实基础。福州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抢抓福州新区、海丝核心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高质量发展看福州,一定要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每年在福州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当下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都可以在这里一览无余。
“我会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为每个成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陪伴。”超仿真人形机器人小柒说。
全身拥有仿真皮肤的人形机器人、全球首款110英寸超大尺寸8K超高清裸眼3D大屏、能冲咖啡会下围棋的萌宠机器人、5G智能制鞋生产线……这些成果生动展示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李辉说:“智慧家庭的机器人产品体系,涵盖了做家务,出去陪老人散步、聊天,跟孩子下围棋、下象棋的寓教于乐,以及家里厨房的烹饪等功能。”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共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1个、总投资2030亿元,为做大做强做优福建数字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郭宁宁说:“数字福建的前身其实源起在福州,源于数字福州的一些创新理念、创新实践的探索。后来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福州也借着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这个东风、重要平台,引进大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先进的数字企业。今年的数字峰会,我们还举办了很多大型的数字领军企业组织的数字产业生态大会,把大量的先进创新企业集聚到福州。”
依托数字、海洋、绿色、先进制造,福州有针对性进行多元化产业布局,卓有成效。
数字化,在福州无处不在。数字化,让福州焕发光彩。假如来福州入住酒店,会发现服务员打扫完房间会用设备扫一扫,这是在上传数据。床单、被罩,甚至每一块毛巾都安装了芯片。
福建省闽江饭店客务部经理黄希敏说:“原来我们要十二个楼层同时进行,包括仓库盘点大概要用半天的时间,现在我们只要一个人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因为芯片的植入,酒店用品洗涤和以往截然不同。记者来到福州长乐区的一家洗涤工厂时,折叠分拣机正在识别布草上的芯片,对布草按尺寸进行分类堆叠。一台分拣机每天可以处理5000件不同尺寸的布草,一家洗涤公司每天能处理近2万件酒店布草,相比传统的洗涤方式,工厂成本一年降低80多万元。
福建美臣智能洗涤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香俤说:“原有的这种设备没有装芯片之前,它是大小不分的,我们使用芯片后,它们大小都统一自动分了,正常一天生产能减少3个人,正常一家洗衣厂有5台设备,这15个人每人的月工资约5000元,那我们一个月就能省75000元,一年下来轻轻松松能省80多万元。”
酒店布草里的洗涤芯片产自福州,企业创始人黄晟之前专门给酒店洗涤布草。对布草难以溯源,以及查询困难、错误率高的问题,黄晟深有感触,决心让这一行也用上数字化技术。2021年,黄晟转型专门做洗涤芯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让芯片百洗不坏。
福州市紫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晟说:“我们的芯片首先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晶圆、第二个天线、第三个无纺布。晶圆通过硅胶、胶水进行固定,防止在洗涤过程中遇到碰撞、高温或者洗涤液、消毒液导致腐蚀的情况,保护起来以后它就不会产生损坏,因此能达到200次的洗涤次数。”
目前,黄晟将芯片成本压缩到1元以内,在福州投入的洗涤芯片总量超过10万个。
今天,在福州,数字应用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管理的各个“末梢”。
“浦下河水位已经超警了,请马上联系现场开闸放水。”
“好的,收到。”
6月,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里,调度工程师密切关注着降雨量的变化。逢大雨必涝,曾经是让这座城市头痛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2017年起,福州市将原隶属福州市城乡建设局、水利局、城管委等部门的涉水机构进行整合,成立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实行库湖河网厂站一体化数字化管理。
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调度工程师肖毅宏说:“我们在城区布设了116个雨量站、472个水质和水位传感器,还有750个路面积水(监测点)、1604个管网水位监测点,建设了一个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
在联排联调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所有城区水系的实时情况。一张图统排涝,一中心管全城。有了数字化联排联调,福州市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率提高了50%。
“我们这边可以帮您填写您的基本信息以及业务表单,您看是我们帮您填写吗?”福州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早实践地,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资源规划局“帮您办”窗口,工作人员黄善通过云上视频审批系统,为办事企业提供远程视频帮办服务。
除了远程视频帮办服务,福州还推出智能“秒批”服务。系统收到申报业务后,自动校验、自动审批,全程零人工服务。
“由于很多审查细则都是系统自动去判定完成的,整个系统判定时间非常短,基本上在3秒内就能完成。”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处工作人员陈伟宏说。
而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有一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e福州”便民服务终端机24小时不打烊、随处办。
从“福码”到“e福州”,福州人陈航和这座数字化城市一起成长。
2018年,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陈航所在的软件公司与福州市政府共同推出“福码”。福州由此开启万“码”奔腾的数字时代,也为陈航和他的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不仅是“福码”,福州在数字政务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陈航他们设计的数字化采购系统,就是在福州率先试点。
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航说:“我们当时数字化采购第一个样板就是在福建省打造出来的。”
从福州的数字政务样板起步,陈航把数字化政府采购业务开展到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为超过60万家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数字采购软件产品。
而此时,陈航又紧跟福州数字化发展的脚步,开始探索数字化政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陈航说:“我们的数字化采购场景通过跟人工智能结合,实现人工智能采购专家,未来可能就会为采购人节省大量采购投入。我们的愿景就是,再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做到每年为政府节省1000亿元、每年为企业节省1000亿元。”
从当年大力推动数字政务发展到今天,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福州增长最强劲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已成为国际化福州的一张新名片。
郭宁宁说:“现在数字经济对福州市整个经济的贡献度是超过了55%,这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确实这几年我们也看到它的发展是蓬勃向上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效。”
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福州,除了拥有炫彩的数字之美,还有透明的先进制造。
“相对于传统的玻璃,我们这款5G天线玻璃产品,通过仿真设计和银浆印刷的方式,将天线内置在玻璃上边,相当于镶嵌在玻璃中,然后再通过黑边对它进行隐藏,既保持了天线的性能,也不影响汽车外形美观。”福州联通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解决方案工程师吴凡说。
这是新一代5G天线玻璃,天线隐藏在玻璃内部,来实现与传统车载天线信号强度翻倍的效果。这款5G天线玻璃就产自福州。
记者走进这座全球产量最大的汽车玻璃智慧工厂,只见一个个机械臂毫不费力地从线上抓取玻璃、精准叠放。这条产线24小时全自动运转,每30秒内就能生产一套汽车天窗。
在暗室实验室里,工程师正在进行5G天线汽车玻璃测试。目前,5G天线玻璃已量产运用到新款汽车上。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礼德说:“L3级自动驾驶就需要超过20根的各类天线集中到一块,我们就借助这种玻璃对信号无阻隔的特点,将天线技术与玻璃集成到一块,传输效率可以达到传统天线的两倍以上。汽车玻璃生产虽然是传统制造业,但当我们将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到一块后,也会形成高质量、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
从一块玻璃开始,如今,全球每4辆车就有1辆车的玻璃来自福州。从一根尼龙绳起步,如今,福州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
先进制造是福州的坚实底座。福州培育出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产业集群、19家百亿工业企业、45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州新区以占福州市6.6%的土地,实现全市24%的地区生产总值。
郭宁宁说:“福州新区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批准设立8年,它的年均增长率是8.6%,也是以比较少的要素投入和土地面积实现了比较大的经济贡献。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产业的创新发展,这些产业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要素的整合和配套。”
福州是蓝色的。虽然市区并不靠海,但福州海岸线长达920公里,是所有省会城市中海岸线最长的一座城市。沿着长长的海岸线,福州正演绎着优美的蓝色乐章。
在福州连江后湾村码头附近的海洋牧场,牧民们正忙着投放鲍鱼苗,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
“你看,我们这个地方全部都是蓝色的浮标,都是鲍鱼。”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寿说。
福州连江是远近闻名的“鲍鱼之乡”,全国每3只鲍鱼中,就有1只来自连江。
雾气笼罩的海面上,运载鲍鱼笼的渔船往来穿梭。渔民们忙着把鲍鱼笼提前装船,转移到停靠在附近海域的鲍鱼活水运输船上。
今天的福州人正在开拓深海养殖。距离海岸5海里处的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钢铁小岛,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福鲍1号”。这座海上巨无霸重约1000吨,能抵御15级台风的肆虐。
“福鲍1号”是吴永寿和当地的造船厂合作研发的。吴永寿说:“这里海水总的深度是35米,我们养殖鲍鱼的深度是8米。”
按下按钮,沉在水里的鲍鱼养殖笼缓缓升起。“不用靠人力去拉,自动升降,按一下直接上来了,我们投饵料就可以了。”后湾村渔民吴章瑜说。
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助力下,一座座深海养殖平台在连江的海域拔节生长,近深海养殖年产值就能达到8亿元。
不仅是深海养殖平台,眼下,福建的这家造船企业,正在建造能装载7500辆汽车的滚装船。企业承接了十几艘LNG双燃料滚装船的订单。
在汽车滚装船建造现场,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谭亲兵正在准备LNG罐体吊装。如何将两个1800立方米的LNG罐体安全、精准地吊装到正在建造的滚装船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LNG燃料作为推进的燃料,存储、输送一个是低温、一个是易燃易爆,包括建造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谭亲兵说。
在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福建船政探索实践产品转型,承接了12艘7500车位滚装船订单,全部采用LNG双燃料。而装载7500辆新能源车的滚装船,堪称“海上巨无霸”,建造周期长,难度系数高。
谭亲兵说:“我们制造这13层的汽车甲板面积就达到1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它的薄板的面积也差不多接近这个数据,那么大面积的薄板就存在变形控制的难度。”
这艘滚装船设有13层汽车甲板,每一层停放500多辆汽车,要求钢板既轻薄又承压、不变形。
谭亲兵说:“船要轻,它的装载量才会多。很薄的甲板就是为了控制它的重心往下降,不要太高,这样它的稳性会增加。”
2024年,福建船政计划交付3艘75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福州的海洋经济总量2023年达到3250亿元,在所有城市当中位列前三位。
郭宁宁说:“今年刚好是‘海上福州’30周年。对于‘海上福州’的建设就是福州‘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我们的海域面积是非常广阔的,跟我们陆域面积差不多,所以这也是未来强大生命力的新的发展空间。我们积极发展海洋临港工业、海上新能源、海工装备制造,还有深远海养殖。深远海养殖我们已经投放了十几台,后面还会再继续投放。深远海养殖装备是蓝色经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要继续把‘海上福州’建设得更加美好。”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是福州的一句方言俚语,意思是说,福州人到过再多的地方还是心系福州。福州究竟哪里好?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片片绿当中。
6月的福州将迎来三角梅绚烂盛放的美景,蔓延绽放的三角梅将福州的一座座人行天桥与互通高架桥编织成一条条彩色长龙。
福州市绿化管理处养护管理科负责人唐晓锋说:“福州市区的三角梅分布在124座高架桥和人行天桥上,总长度达到184公里。现在我们通过数据和技术的加持,做到了精准控花,能够实现在预定的时间三角梅统一开放。”
精准控花,靠的就是这套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福州各个区域三角梅的温度、湿度、光照,唐晓锋在电脑上一览无余,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唐晓锋说:“福州城市比较大,三角梅分布比较广。通过物联技术上的一些信息变化,我们了解了三角梅的生长规律。通过数字化体系,我们在生产当中,对节奏的掌握比较好一点。”
福州的闽江河口湿地从濒危到重生,20年蝶变为名副其实的“鸟类王国”,已经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郭宁宁说:“福州目前的绿化率是52%,在所有省会城市当中是第二位。我们这些年也保持了比较高速度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一个发展态势,但是我们并没有以牺牲环境、牺牲生态为代价,这两个方面,发展生态和安全,这个是要统筹。”
福州,一座面向蓝色大海、乘风而行的城市;福州,一座被绿色环抱、宜居宜业的城市;福州,一座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蓬勃发展的城市。
半小时观察
多元化产业布局
支撑福州奋力生长
节目中我们看到,“没有存在感”已是福州的过去式。仅用十几年时间,福州因地制宜培育了新材料、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5个省级及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40%。
与此同时,曾经受困于城市规模过小的福州,先后进行两次城市大扩张,从“三山两塔”拓展到“两江四岸”,从“沿江建城”蝶变为“沿江向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福州厚重的历史如同榕树交错坚韧的根系,始终支撑着福州奋力生长,也期待着这里继续谱写出令人惊喜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