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岐半岛国家级鲍鱼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记者 包华 摄
鱼丸、鲍鱼、鳗鲡、海带、丁香鱼、花蛤……这些不仅是福州人餐桌上的美食,更是福州海洋特色渔业经济的招牌。全市鲍鱼、鳗鲡、海带等海洋养殖优质品种年产量均是全国单项冠军,福州渔业产值更是连续多年占据全国设区市第一,海洋渔业经济在“海上福州”建设中熠熠生辉。
今年,福州将在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持续发力。经略海洋,福州如何拓展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新空间?如何实现“海上粮仓”向新而行,提质发展?参加本次大会的市人大代表纷纷给出建议。
拓空间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福清湾畔,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洽谈引进的元洪投资区,如今承载起打造共建“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重大使命。
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探索构建“5+5”产业合作联盟,聚焦海洋渔业、热带农业、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绿色矿业等5条跨国合作产业链,建设贸易、物流(冷链)、产能、金融、人文与健康等5个国际合作平台。海洋渔业经济是园区发展的重点产业链之一。
作为第一家入驻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抓住机遇,与印尼三林集团共同开发印尼海洋渔业中心项目,致力于将印尼优质的海洋渔业资源引入中方园区生产。2023年,双方联合打造的印尼海洋渔业中心首个基地投产,日产量可达50吨,未来将进一步形成捕捞、养殖、加工、仓储一体化的产业链,为当地创造至少5000个就业岗位。
市人大代表施捷表示,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呈现“双向奔赴”态势,在渔业、农业、工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印尼与中国在海洋领域各有优势,印尼丰富的海洋资源与中国产业链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双方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上的显著提升,这也让海洋渔业成为两国合作发展的重头戏。
“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建设,是我国深化中印尼经贸合作而打造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海洋渔业企业可在这样的平台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扩大福州海洋渔业经济影响力。”施捷说道。
育新质 科创赋能产业升级
刚刚过去的一年,福州鲍鱼加工龙头企业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喜事不少——亮相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守护蔚蓝 向海而兴》专题报道,迎来中央媒体“2024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采访报道……
“吸睛”的背后,是企业通过科创赋能实现产业升级。
一颗鲍鱼可以怎么吃?肉可以制作冷冻鲍鱼、即食鲍鱼,还可以提取鲍鱼多肽、天然牛磺酸,壳可以提取石决明、珍珠粉……该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坚持科创赋能,鲍鱼的利用率从原来不足40%提升至80%以上,价值实现倍增——一吨鲍鱼的价值,从过去只有10万元左右,到现在通过对鲍鱼蛋白肽的提取,产值能达到近30万元。
市人大代表江铭福认为,只要坚持科创赋能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渔业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
江铭福建议,福州可通过政策举措,支持以实体企业为主承担渔业科技重大项目,并在重大项目立项、验收,科技评审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鼓励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畅通转化渠道,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落地企业,帮助企业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快速通过生产流通领域的资质审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苗种是渔业经济产业做大做强的“芯片”。江铭福认为,目前水产品养殖存在养殖品种单一老化、产业无序发展的现象,可在苗种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可加大力度引导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且适合本地海域生长、市场前景好的水产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碳”动能 打造绿色“海上粮仓”
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如贝类、海带等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被称为海洋碳汇(蓝碳)。碳汇指标可进行交易,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作为海洋大市,福州积极探索渔业碳汇(海洋碳汇的一种),打造绿色“海上粮仓”。
2023年,福州颁发全国首张蓝色碳票,获颁发对象是福州海带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这张碳票实现碳交易价值21.7万元。2年来,该公司又完成多笔渔业碳汇交易,累计获得碳汇交易收入上百万元。
渔业碳汇不仅可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水体酸化、减缓气候变暖,还能带来海洋生态改善、渔业经济转型和渔区民生改善等生态综合效益,为海洋经济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市人大代表邱碧香建议,福州可在涉生态破坏案件和社会主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活动中,进一步探索适用海洋渔业碳汇认购,推动行政案件、“蓝碳司法”、会议活动“碳中和”等与渔业碳汇交易的有效衔接。同时,积极推动打通海洋渔业碳汇参与福建碳配额市场交易的节点,助力渔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
“碳汇核算和方法学是碳汇核算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福州可在这一领域发力,支持相关渔业碳汇双碳相关标准和方法学的开发,抢占国内碳汇核算的领先地位。”邱碧香表示。(福州晚报记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