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福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
《福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现对《规划》出台背景和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十三五”时期,福州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市战略,围绕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总量削减、生态安全保障三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水环境质量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政策机制创新五大系统工程,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福州市“十三五”规划的生态环境主要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优,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为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生态底色,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十四五”是我国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进的第一个五年,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福州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新征程新方向坚实生态环境基础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时期,福州都市圈和强省会战略及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这座滨海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的嘱托,科学谋划和编制好《规划》是部署做好全市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对完成“十四五”时期建设高颜值的“美丽福州样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和《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福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制定了《规划》。《规划》编制经过“前期研究、草案编制、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四个阶段。在开展九个专项研究的基础上,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为确保《规划》符合并落实中央和省市最新要求,《规划》主动衔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上级政策精神和上位规划、以及国土空间、重点流域等各类专项规划的最新成果。
二、规划特色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生态文明美丽样板。一是
(二)紧扣强省会战略,引领生态环境创新导向。
(三)把握战略方向,明确“四五一”重点任务。一是围绕
三、主要内容
《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述了规划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等。《规划》共14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形势分析和总体要求
主要阐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落实嘱托建设美丽福州样板的有利条件;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和2025年、2035年的主要目标,合理设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5大类27项具体指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以建设高颜值的“美丽福州样板”为目标,统筹推进“减污、降碳、保生态”,到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结构性调整深入推进,碳达峰时序任务有效落实,生态环境安全有力保障,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优美环境获得感成色更足。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空气质量排名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十位,河湖水系综合治理走在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生态文明机制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管理治理模式创新等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基本完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福惠群众感知明显,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清水绿岸、滩净湾美、鱼鸥翔集成为城市乡村新常态,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2、具体目标
一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绿色发展成色更足,
三是环境治理集约高效
四是环境安全有效保障
五是生态空间全面保护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和举措
一是落实结构调整双碳行动,引领生态文明方面,
二是加强区域协同结构治理,打造“美丽蓝天”方面,
三是坚持三水统筹流域共治,打造“美丽河湖”方面,
四是推进防控监管修复利用,打造“美丽大地”方面,
五是促进环境整治生态产业,打造“美丽乡村”方面,
六是贯彻陆海统筹系统治理,打造“美丽海湾”方面,
七是统筹生态保护环境健康,巩固安全格局方面,
八是布局噪声防控防治体系,营造宁静城市方面,
九是强化源头管控资源利用,建设无废城市方面,
十是加强风险监管平台建设,保障安全发展方面,
十一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升级治理能力方面,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提出强化思想引领、组织领导,加强分工协作、资金保障,打造环保铁军等措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