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有一名“雷锋医生”,乐于做好事,对病人讲良心,26年来,他不惧传染病风险,治愈帮助许多结核病患者。
甚至有患者,其家属已经准备好后事,他硬是从鬼门关把人拉回。他便是结核科主任林剑东主任医师。
患者家属已准备好后事
他会诊后救回来了
自1998年到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工作后,林剑东便扎根于此,26年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特别是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结核病。
“刚工作那会,病房里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一半都在咯血。”回想起来,林剑东记忆犹新,当时的他和所有新人医生一样,也曾害怕得不敢用力呼吸。
然而,随着接触病人越来越多,对疾病了解越来越深,他没有了恐惧感,而是成为结核病人心中的“守护神”。特别是2011年开始担任结核科科主任起,他几乎每天和结核病人打交道。
在他办公室里,有不少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其中一面来自一名脊柱结核患者阿强(化名)。阿强60多岁,因脊柱受到结核杆菌的侵蚀,下肢不能正常行走,只有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才能避免瘫痪。然而他反复高烧、炎症反应久久不能控制,导致手术迟迟无法进行。为此,患者辗转求医。
当坐着轮椅的阿强求助于林剑东后,事情有了转机。虽是同样是用抗结核药物,但药物在林主任手中,精准的搭配、合理的用量,发挥了较好的疗效。仅仅两个礼拜,阿强便成功退烧,病情稳定的他,很快接受了手术,避免截瘫。
这样的救治故事,在林剑东的行医生涯中不胜枚举。
在连江一个小渔村,林剑东的名字,很多人家都知道。因为村里曾有一名30岁的小伙子被查出结核性脑膜炎,疾病进入晚期后昏迷不醒。在省属医院抢救后,医护人员也已无计可施,告知病危。
村里人人知道,小伙子家已经准备好寿衣,选好墓地,然后不久小伙子却好好归来。
原来,在省属医院邀请下,林剑东主任奔赴会诊。他判断小伙子病情十分危重,但还不到放弃的时候,于是他答应接收患者,并安排好救治事宜。
考虑到常规用药无法突破血脑屏障,杀灭大脑中的结核菌。他改用鞘内注射,让药物直抵大脑。很快,奇迹发生了,小伙子终于醒来,并渐渐康复。而从此村里人有肺部毛病都喜欢找林剑东看。
就在前些日子,小渔村另一名患者专门找林主任看病,还提来一袋粉干,说是小伙子家人委托带来的。患者说,“林主任你在我们村里可出名了”。
行医如做人
天知地知 最要讲良心
除了精湛的医术,林剑东更是以“态度超好”,赢得患者的尊敬和喜爱。
他总是告诉年轻医生,“先看人,后看病”。为病人看病,不能只处理“病”,必须要先面对“人”,为患者着想,要有人文关怀。
他便是榜样。每次的门诊,他都看得很迟,即便天都黑了,只要患者愿意等,他就愿意加号。他的朋友圈里有几千号患者,任何一个患者发来疑问,他都会回复。“得了这病,特别是合并尘肺,一些患者就是跟住你一辈子的。你是他的医靠。”
除了门诊和病房,作为结核病防治专家,林剑东还承担了全省结核病的会诊任务。外出会诊是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省立、协和、附一等各大医院,闽侯、长乐、连江等各县区,有时候,他一周要会诊好几天,为了免去对方医院的接送,他自己规划路线开车去。
“通过会诊,可以有效避免医务人员传染,同时也避免结核患者因为不适宜的治疗方式,导致结核病播散,疾病加重……”有时候会诊归来,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但对于这样奔波的日子,他说:“无怨无悔”。
“其实年轻时候,是拒绝的。”林剑东笑着说,以前父亲很喜欢把他的电话给村里人,大家有个头疼脑热就电话他,他为此还专门找父亲抗议。但从医多年后,他越来越懂得患者的苦处。他又找父亲说,“我的电话你随便给有需要的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给我打。不分休不休息。”
热心的他还加入了“雷锋班”的群,群里有各种公益事,需要他义诊,他都主动去。
“我一直认为,行医如做人,天知地知,最要讲良心。”林剑东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繁忙的医疗工作,林剑东还愿意花时间做结核病的科普工作。“许多人觉得结核病已经远离现代生活,事实并非如此。前阵子一个孩子查出肺结核,结果我给一家三口都查了,2个潜伏感染。”林剑东认为科普依然任重道远。所以,在义诊或者校园讲课中,常常见到他的身影。
“你们知道吗,很多名人都是因为结核病去世。鲁迅、瞿秋白、郁达夫、林徽因等……”通过生动的故事,他让更多人重新了解古老的肺结核。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唐嘉历/文 记者 石美祥/摄 部分医院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