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接近效期的疫苗,会影响效果吗?
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
隔三差五就要接种疫苗
不少家长会碰到
医生给自家孩子打的疫苗
再过几天就过期了
十分焦虑、抗拒
认为接近效期的疫苗没效果
打了也白搭
事实真的如此吗?
疫苗的有效期是如何确定的?
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证药物质量的期限。
疫苗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通过稳定性实验研究和留样观察而制订的。
通常将疫苗在2-8℃条件下连续放置24个月,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取样,如果疫苗的活力不下降,疫苗质量无改变,就可以确定疫苗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按有关技术的要求,在稳定性试验要求的基础上至少要减掉6个月,才能作为疫苗的有效期。
例如,乙肝疫苗说明书上规定有效期为2年,实际稳定性试验的验证时间一定要超过2年半。
如果保存2年半的时间,乙肝疫苗依然安全、有效,那么乙肝疫苗批准的有效期为2年。
因此,疫苗不是一过有效期就“失效”,而是还有一段缓冲时间。
此外,不同疫苗的有效期是不同的。
比如进口甲肝、五联疫苗是3年;水痘疫苗是2年,麻腮风和乙脑减毒活疫苗为18个月。
接种时,为什么会出现疫苗接近有效期的情况?
疫苗从生产厂家出厂,到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定合格,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进入流通领域,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每个批次的疫苗,都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检验,部分疫苗本身效期较短,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再通过逐级配送,确实容易出现到达社区接种点的时间就临近有效期的情况。
疫苗快到期了还有效果吗?
疫苗快到期了但还没有到期,是有效果的。
疫苗有一定的“有效期”,只要是还在有效期以内的疫苗,都是安全的有效的,是可以正常接种的,不会增加疫苗的不良反应,也不会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
如果疫苗的保质期为“2024.1.30”,那么在2024年1月30日24时之前均可使用。
疫苗的冷藏技术现在已经十分先进,疫苗的效果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