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部谈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日期:2023-06-12 19:56 来源:新华社
|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部署,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当前,应急救援能力怎样?应急管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在国新办8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情况。
  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总体平稳
  应急管理部是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的部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
  “这些年来,我们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保持了全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的总体平稳。”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介绍,2018年至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前5年分别下降80.8%、51.4%,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比前5年下降54.3%。
  今年以来,应急管理部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王祥喜表示,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着力完善体系。今年重点在健全责任体系、优化指挥机制、完善法治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围绕解决责任落实难的问题,推动各地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责任清单。
  ——着力预防为主。更加注重防的工作,主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目前,已实现对6900余家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企业、3400家煤矿、2400家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在线监测,出现异常自动报警,及时响应处置。
  ——着力专项整治。在全国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对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突出问题集中开展针对性整治。派出20个综合检查组赴各地督导检查,推动整治行动落地见效。
  ——着力提升能力。持续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目前,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已全部开工。
  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如何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突出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现已建成水域、山岳、地震专业力量5000多支;统筹各种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协调,依托有关企业建设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02支,将社会力量纳入救援体系,现有大约2300支近5万人的队伍;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制,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已经建成……
  “这些年来,我们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成功处置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一些重特大事故。例如去年四川泸定地震、重庆山火扑救,都非常有力、有序。”王祥喜说。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是大力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全国分钟级仪器地震烈度速报与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
  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带来工程最新进展: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竣工验收。
  工程投运后,将为抗震救灾和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筑牢“第一道防线”。闵宜仁说,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将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目标区域用户紧急避险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着力补短板、堵漏洞、除隐患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从安全生产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行业领域积累了不少风险隐患。新能源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风险也在上升。
  面对严峻的风险挑战,王祥喜说,应急管理部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着力补短板、堵漏洞、除隐患,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当前,全国多地将进入主汛期。今年以来,国家防总组织核定并通报2521名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派出8个国家防总检查组分赴全国七大流域17个重点省份开展防汛备汛检查,全力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下一阶段将压实防汛抗旱各项责任,督促各地健全五级防汛包保责任;紧盯汛情旱情发展变化,进一步强化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强化巡查防守,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抢护;强化抢险救援和转移避险,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新华社记者 周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