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洋经济发展】“渔快调”——连江县打造“海上枫桥”148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01品牌内涵
连江作为全国水产大县、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海带之乡,全国深远海养殖的先行者,坐拥238公里绵长海岸线,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了建设“海上福州”的宏伟蓝图。
围绕着这一宏伟蓝图,近年来,连江县司法局躬耕“枫桥经验”,着眼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把“枫桥经验”从“陆地”延伸到“海上”,探索实践新时代“海上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精心打造“渔快调”148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02品牌核心价值
主要是以“人民调解”为重点,以“专业队伍”为支撑,以“高效快捷”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受理、全流程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高质高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
03品牌创建内容
“渔快调”谐音“愉快调”,运用独具海味的“海上枫桥工作法”,即“织网、穿梭、起锚、稳舵、启航”,探索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力争做到“调处到船头,化解到村头,服务到人头”,筑牢渔民的“连心桥”“服务桥”“幸福桥”,为我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主要建设5个海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络站(“渔快调”海上枫桥调解室)。即依托安凯、下宫、黄岐、苔菉、晓澳建设海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络站,分别辐射整个黄岐半岛北面的鲍鱼养殖区、可门港区、邻近乡镇的近海滩涂养殖区、海产品加工区,以及渔业重镇的捕捞、交易及深远海养殖。其中安凯乡同心村作为中心试点,示范带动海上调解工作的开展。
一是精准对接制度。通过组建微信工作群,优化渔企渔民“点单”、联络点“下单”、联络站“接单”模式,定期收集群众诉求,制定法律服务清单,确保工作衔接快速有序;
二是开展定期排查制度。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组织人员定期走访渔民渔船排查涉海涉渔矛盾纠纷,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苗头、第一时间调处矛盾,实现简易纠纷“不上岸”、复杂纠纷“合力解”;
三是多元化解制度。在船管站、鱼排、景区等设置联络点,同海渔、公安、市监、文旅等多部门无缝对接,组织召开联防联调联席会议,聚焦渔企渔民急难愁盼法律问题,进一步畅通联系渠道,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法律宣传教育等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海上智慧综合管理平台、渔港通、北斗系统等现代管理设备,运用卫星宽带入海、近海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渔船动态进行全覆盖跟踪摸排,做到海上动态清、情况明。
一是利用各村微信群推送渔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展“送法进码头”“送法上渔船”法治宣传活动,强化渔民法律意识;
二是利用“休渔期”有利时机,组织“普法讲师团”进渔村举办法治讲堂和船员法律法规培训班,集中解答渔民法律问题,增强渔民法律意识,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三是大力宣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提高公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知晓率,引导群众足不出户线上咨询。推动涉海涉渔法律普及工作深入寻常百姓家,确保涉海涉渔普法宣传线上线下全覆盖。
二是为保障渔民合法权益做到应援尽援,县法律援助中心下沉到海岛、海上一线,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等活动,建立法律援助与公调、诉调、信调工作的无缝衔接机制,有效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对养殖、捕捞、水产精深加工等重点环节加强执法监督,全力护航海洋执法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主要打造了“三步走”纠纷化解方法,受理案件后,第一步:“面对面”调解,通过与当事人沟通,详细了解案件经过,掌握矛盾症结,为之后纠纷的妥善化解奠定基础;
第二步:“背对背”谈心,将当事人分置两室,通过从中周旋,摆事实,讲道理,归拢矛盾焦点,积极疏导当事人对立情绪,从法、理、情三方面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第三步:“手拉手”言和,待当事人情绪和缓,争议焦点基本达成一致,调解员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详细阐述纠纷解决方案,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在连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渔快调”海上枫桥工作法为我县营商环境建设、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让渔业从业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幸福路。2022年以来,我县对全县涉海涉渔规范性文件审查把关55件,解答涉海涉渔法律咨询597件,调解涉海涉渔纠纷259件,调解成功259件,调解率100%,达成调解金额3900余万元,为守护海上万亩良田、推动平安连江建设作出扎实贡献,成为当地综合治理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