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潮头说郑和
这是位于闽江下游,一座与航海有关的城市。它名叫长乐,别称航城。
606年前的1405年,34岁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开启了第一次下西洋的探索之旅。此后28年间,郑和率领大明王朝的200多艘船七下西洋,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1433年夏季,最后一次航海返程中,郑和病逝古里(今印度)。
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
如果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策划地,江苏太仓是始发地,那么,长乐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
当年,长乐一个叫太平港的地方楼船如林,旌旗蔽日,帝国的船队首尾相连,集结于此整训、伺风开洋。那时,太平港“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这片宁静的天然港湾,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当年开洋地太平港如今高楼林立
太平港曾经是长乐城西浮峰山的一个环形深水港湾。现在,这里早已成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新区。摄于1984年的一张黑白照片显示,27年前这里依然还是一片水泊。1988年,地质部门对这里进行勘探后,报告指出:“西区港床20米以下仍能钻探到瓷器碎片层。”在随后的建设中,不断有人挖到船索、船碇等遗物。
在郑和史迹陈列馆,有当年郑和出海时太平港的立体模型,郑和舟师从太仓刘家港(或南京)起航后,便开进闽江下游、长乐城西的“马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永乐七年(1409年)第三次下西洋前夕,郑和“奏改马江为太平港”。
太平港周边高山屏峙,可以阻遏台风和东北风的侵袭,风平浪静,是天然良港。郑和舟师多次在夏、秋进驻太平港,少则两个月,多则十个月。当冬、春东北季风劲吹时,郑和船队拔锚扬帆,出闽江口五虎门,转舵南下,乘着强劲的东北风,浩浩荡荡下西洋,顺风十昼夜便可到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郑和舟师在太平港驻泊期间,驻军长乐县城的十洋街,并在附近设水师辕门;在此修造船只,补充给养,招募水手,祭祀海神,做好远航准备。当时的十洋街上,来往着海外各国的王公官员和商人,涌动着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流,市面十分热闹繁荣。
据介绍,郑和的宝船从江苏太仓始发后,开进太平港,等待其他地区的船舶集结,并在此训练船舶之间在海上航行的协调,待风来时才出发。至此,我们可以确定太平港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开洋起点。
一块出土石碑纠正《明史》多个误处
他名叫曾国新,长乐市郑和研究会秘书长,刚从长乐市旅游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现在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访郑和的足迹,研究郑和与长乐的渊源,收获颇丰。老曾坚信,代表大明王朝意志的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往诸番国,开读赏赐”,而非《明史》记载的“终极建文,耀兵异域”。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义,过去一直以乾隆年间张廷玉纂修的《明史》为准。《明史》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并展示大明的兵力”。
这是位于长乐南山顶的一座天妃宫的遗址,这类的遗址往往是田野考古重要的关注点。1930年,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一名农民在遗址上挖土时的偶然发现改写了《明史》。它是一块黑色的石碑,碑文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明史》的说法充满火药味,石碑文字的内涵则是经贸文化交流,和平外交。前者为清代学者所编撰,后者为郑和亲自刊记,可信度更高。
几天前,在南山郑和史迹陈列馆,我们看到了这块镇馆之宝,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6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
曾国新介绍,《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大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
碑正文楷书直下计31行,首行68字,全文共1177字,除9字磨损外,尚可完整辨识。这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
记者研读碑文,上面写明出海原因:“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出海时间次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出海景象:“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
尽管石碑面世已久,但其内容真正被解读还是近年来长乐一批郑和研究者努力的结果。曾国新等专家通过比对认为,《明史》与《天妃之神灵应记》碑里记载的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明显不一致。比如,《明史》记载,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六年九月,返回时间永乐九年六月;石碑记载却是永乐五年出发,返回时间是永乐七年。
碑文上写着正史太监郑和、王景弘,曾国新说,据研究王景弘是长乐文岭镇姚坑村人,该村历史上曾经出了3个状元。
郑和下西洋幕后推手是长乐人
诸葛亮、刘伯温、姚广孝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师”。几前天,在长乐采访时,我们意外得知,一向被认为是江苏人的姚广孝居然是长乐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支持者和策划者,甚至将长乐定为开洋点均与他有关。
一切的佐证源于一本近年发现的族谱。
姚广孝是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被称为“无冕宰相”。作为“永乐第一谋士”,他协助燕王朱棣策划并参与“靖康”起兵,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晚年,姚广孝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
姚广孝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奇才,刘伯温称其“才似诸葛,性近萧何”。他是个和尚,却热衷政治。他未经十年寒窗苦读,却擅长诗文书画,“无书不精,无物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策”,精通儒、道、佛诸家之学。
姚广孝一直被认为是江苏人,永乐皇帝在其《御制姚少师神道碑》中载:“唯我太子少师姚广孝,苏之常州人”。然而,近年发现的《姚氏族谱》指出,姚广孝是福建长乐闽江口南岸的文岭镇姚坑村人,“苏之常州”只是姚氏一家的寓居之地。
《姚氏族谱》南宋开禧元年始修,现存为民国二十年手抄本。《姚氏族谱》关于姚广孝世家、生平的记载相当详细,与其他史料的记载基本一致,而且透露一个其他史料所从未记载的重要信息:姚广孝与郑和关系密切,同他一起下过一次西洋。族谱称:“永乐九年,合同中贵驾巨舰,自福建之长乐五虎门航大海,西南抵林邑,又自林邑正南行八昼夜抵满刺加,由是而达西洋古里大国。”
《姚氏族谱》所传递的信息,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一连串的猜测:郑和是否因姚广孝的举荐而成为七下西洋舟师的统帅?长乐是否因为姚广孝的建议而成为七下西洋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年过七旬的姚广孝居然与郑和一起下西洋,是否有什么秘密?
郑和标准像出自长乐显应宫
这是一座被埋在地下百年之久,与郑和有关的庙宇。
它叫显应宫,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里出土了一尊郑和像,如令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郑和标准像,也是郑和信仰的具象化雕塑。
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历史。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此后,由于一场特大天灾袭击,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在地下。
若干年后,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却没人知道显应宫及其“仙人”们就在村庄的地下。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设长乐国际机场。事隔一日,机场所在地仙岐村的一位村民在村居中的一块沙丘挖沙,竟然挖到了一堵墙,显应宫面世了。
湮没百年的古宫重见天日后,千百只硕大彩蝶、蚱蜢、青蛙趋集而至,与神像依恋,与游人亲昵。在这少有花草的沙丘之地,大批罕见生物的云集,为古宫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情景令人啧啧称奇。2006年,显应宫泥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下宫为二进结构,四周为土筑和石砌围墙,面积360多平方米,前后殿五个神台上分别出土妈神、巡海大臣、大王、临水夫人和马将军等彩绘泥塑神像共50多尊,还有20多件陶瓷祀器、铜钱、重修碑刻、匾额及部分断垣、柱础。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前殿西侧神台上的“巡海大臣”群塑了,7个神像中除一人为“番人”外,其他6个均着太监服饰。居中者塑像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为明代宦官特有服饰,就是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而郑和身边的“番人”,专家认为可能是从第四次开始协助郑和下西洋的西安清净寺掌教哈三。哈三是西亚北非人,由于他在“危险海峡”为郑和船队安全引航功勋卓著,所以他与郑和一道被后来的行船走海人奉为“巡海大神”。
古宫文物的整体出土,吸引了众多著名历史、文物专家前来考察、论证,专家普遍认为:“这是历经宋、明、清三代数度修建、规制宏伟的集群宫庙所在,是迄今为止福建省发现的数量最多、群体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艺术价值最高的泥彩神像群。
曾国新介绍,这尊出土的郑和像是世界上唯一的郑和标准像,“全世界的郑和塑像画像都以此为准”。
郑和的信仰和有关郑和的故事遍及世界各地。今天,开洋地长乐人口68万,而海外乡亲就有40万人,几乎家家户户有海外关系。凡是郑和史迹所在,或是当年郑和到过的地方,都是有名的侨乡。郑和开放兼容的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敢闯敢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海内外长乐乡亲中泽被绵长,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