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总为天外客——魏杰故居探幽

日期:2021-11-15 16:01 来源:方志委
| | | |
   作者:周琦

  (一)

  金鸡山我可以说是熟悉得很。我曾住在山脚下的水头山,每日抬头便可望见朝阳从金鸡山顶冒出,一年四季皆能赏鉴金鸡山不同的景致。尤其是“万树梅花月满天”的新春时节,金鸡山上万木复苏百花盛开,最是一年赏春时。而金鸡山上的梅花又是榕城迎新春的一大景致,每到新春来临花开时节,金鸡山上游人如织梅香绕梁,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就在这梅花漫坡的山巅,一座飞檐斗拱白墙灰瓦的建筑矗立在翠竹梅林间,这便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杰故居。

  故居的大门为石柱框架,上方高悬漆黑的牌匾,书写着四个鎏金大字“魏杰故居”,两侧分列着一副长联颇为耐人寻味,右联为“名将名儒居名坊名巷布衣名士居名山名园邹鲁名城名居荟萃”,左联云“诗仙诗圣唱诗风诗史田园诗农唱诗钞诗草左海诗坛诗范长垂”。这副52字长联浓缩了魏杰这位布衣文人的一生风范,品读之余令人回味。大门两侧立有两块石碑,一块为福州市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块则精要地介绍了魏杰一生的履历。

  拾级而上步入木门,迎面是一扇屏风,上方亦有一块门匾三个大字“诗农斋”,两侧木柱亦悬有一副对联:“布衣名士烟霞傲癖,农家诗人山水知音”。这副对联也是对这位先贤一生功业的褒扬。沿着两侧长廊穿堂而过,转眼间来到正殿,大厅以插屏隔为前后两厅,前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尊魏杰的半身塑像,身后高墙上悬挂一匾上书“魏门人杰”,两旁一副对联:“行仁义事,存忠孝心。”塑像基座上镌刻着这位先贤的生卒年月,推算起来正好八十。大厅两侧各有厢房数间,应是家人居住的。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入二进,这儿的格局与第一进基本相似,上方亦有牌匾,书写着“玄机天成”四个大字,两侧联曰“箴言长在,祖德永承。”中间悬挂着一幅古人画像,说明文中标明为先祖唐朝名臣魏徵。这位魏氏祖先是唐太宗的一位重臣,因敢于直言进谏而成为一代名臣。

  故居内大小厢房及正殿墙上张挂着几十幅字画,这些字书法笔力各异,但都是以魏杰生前的留言为题的,而那些充满着浓郁古风的画作,也多以魏杰诗篇的意境为体例而作。书画篇幅不一,大小各异,一一品读,倒也不失风情雅韵。

  (二)

  魏杰故居乃清朝时期福州名士魏杰先生的故居,原建筑在东门塔头街。

  魏杰出生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卒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原籍福清东瀚,出生于福州,他的先祖随王审知入闽,到了他这一代家道已是乡民,因家贫他学龄时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为贴补家用,天资聪颖的他操办起了盐业商贸,依托福州沿海产盐丰富的优势,联系官家取得了盐业经营权,经过数十年打拼,家道逐渐殷实,他在塔头街购买房产十座,分别给了七个兄弟及三个儿子,而他自己则修建起鹤山草庐,除日常起居,另有读书、绘画及祭祀之地。

  虽是商贾人家,但魏杰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早年就曾拜名师研习诗赋,因此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至今留有《逸园诗钞》《鼓山吟草》《逸园诗钞后集》等作品传世。比如他曾赋《经寿山游灵洞岩》一诗曰:“百里寻幽步未停,嵚岖石磴纪初经。青山不老名为寿,古洞无双唤作灵。石室凿成霞绚烂,田珉流出玉珑玲。前冈更有芙蓉胜,深入云中望渺冥。”

  他还是民间藏书家,在他的藏书室中四壁皆书,他自己细致地记下了书屋的概况:“拙夫自壮岁构屋数楹,积书数万卷,日夕披吟其中。”他还留下了读书的诗篇:“夙结古人缘,构书以为室。囊简贵搜罢,少壮忽而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时常拿出银两接济贫困、捐资公益,尤其是出资兴学热心教育。他拿出资金创办了学堂,收罗四乡学童开蒙读书,为造福乡梓培育后人作出了贡献。

  他还是一位旅游达人,一生中登临鼓山百余次,攀武夷山数十次,福州周边的山水到处留下他的足迹,不仅写出大量诗作,在各地风景名胜区还留有他的题字,在鼓山今天还能看到他留下的摩崖题刻33处。他积极出资或参与捐资修建了福州东禅寺、金鸡山地藏寺、北峰九峰寺等名胜,鼓山十八景也是他倡议并捐资修建的。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除了自家生活所用,拿出了一大笔财产造福乡里;他是一位平民诗人,遨游山水吟咏心境,留下了一大批诗篇流芳百世;他是一位布衣先生,心底无私大爱无垠,泽被乡亲为人称道。

  (三)

  因城市改造,原先坐落在东门塔头街的魏杰故居整体搬到了金鸡山上,这也符合当今修旧如旧的文化保护措施。在我看来,倒是与这位闽都先贤的心境颇为合拍——他本自喜爱山水田园,而今与青山绿水为邻,与白云蓝天为伴,令古朴的小院平添了几分诗意。

  “半世总为天外客,一家今是故乡人。”围绕着这座修葺一新的故居环转,观赏着这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品评着这一篇篇描写福州的诗句,能够感受到这位福州的先贤,对故土、对故乡、对故园的深深的情、悠悠的思。

  《福州晚报》2021年8月5日 A07版 兰花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