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降虎寨古驿道

日期:2022-04-20 16:58 来源:方志委
| | | |

  作者:陈常飞


降虎寨石碑

  “降虎”之名有来历

  古驿道,承载了几个世纪的风霜雪雨,见惯了行人寄寓它的喜怒哀愁。近日,笔者车行二十多公里,到达晋安区宦溪镇降虎村,探访降虎寨古驿道。

  半路上,一小亭格外醒目,亭额隶书“降虎”二字。小村庄里的房子多被改造,陈旧的水泥砖房也添加了许多现代元素,或以古典风格装饰,面貌一新。一处人家外墙面青藤缠绕,郁郁葱葱。

  这里的降虎寨史上有名,明王应山《闽都记》载:“降虎岭有寨,置戍。”

  降虎寨是福州北面“门户”,地近连江县,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代戚继光也曾驻寨杀倭,事留史籍。此寨一名“云漈关”,“降虎”由来,流传着一个故事:古时,岭上有“独觉庵”。一日一只虎中箭受伤后跑到此庵前,恰遇法诠和尚,后法诠为之去镞疗伤。虎去后,数日复来追随,此后他们日夕相伴。此事流传开来,“独觉庵”便被人称为“降虎庵”,远近闻名。后来“降虎庵”改成庙宇,称“降虎境”。和尚遇虎的故事并不鲜见,类似逸闻如杭州“虎跑”等,且当闲聊。因其地与连江县隔邻,故前人在此设关隘。

  宋嘉祐三年(1058年),怀安知县樊纪募捐修建这条驿道。从那个时候开始,这条路就承载着无数肩挑贸易、车马辎重来往。古时交通不便,“星夜赶路”不过寻常。也不知过了多久,商贩聚集寨周,渐成村落。古时从福州城中出发,沿驿道向北行至降虎寨,时已日中,舟车困顿,旅人就在此休憩。古道出口的宦溪古街,曾有客栈、中药铺、京果店、海产摊、肉铺等十余家店铺,可以遥想昔日景象。

  到了降虎村中,日已西斜。寻觅古道,顺着指示牌往前,发现它正藏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建筑后面。在驿道石阶前,我顿时被眼前景象吸引——拱形门上的青石陈迹斑斑,石体大半残缺,被野草覆盖。它早已忘却前生繁华,忘了络绎不绝的行人。那天,只见三五小鸡自在觅食,振翅声隐约可见。此情此境,像马致远笔下的《天净沙·秋思》,像陶潜文中的武陵源,像传世名画中的某张古图。驿道两旁几处人家圈养家禽,沿途茶花就列,散发清香。夹道树木遮蔽,脚下碎叶杂陈,使古道更觉狭长。

  古驿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它对于福州地区经济开发、政治教化、军事攻防、文化交融乃至社会发展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许多驿道早已中断,由于我们对它的历史、文化挖掘不深、阐述不够,遂使那些零星残存的石板路不知隐匿何方。

  驿道尘飞山路长

  所谓驿道,即古代交通线路,因道路上设置驿站,所以得名。远在殷商时代,驿道就已出现,军邮传送功能初步形成制度。驿道的创设,是文明的演进,是历史的进步,是人们交通意识的觉醒。

  西周,形成由通达全国主要交通干线结成的交通网,即“周道”。其字眼在《诗经》中并未鲜见,如“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瞻顾周道,中心吊兮”“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从春秋到战国,邮驿设置得到进一步发展;秦始皇时代,“驰道”的修筑是秦汉交通建设中极富时代意义的成就;唐代,邮驿管理权责归尚书省兵部,其建置与制度表现出军事化特征,著名诗人孟郊《送韩愈从军》诗云:“凄凄天地秋,凛凛军马令。驿尘时一飞,物色极四净。”到了宋代,驿道、驿站更趋完备。闽省福州、泉州成为著名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港口,驿道也得到发展。

  这条横跨在崇山峻岭中的路,不是为战争服务,也不是为收集边情、迎送官员,其最初目的大概是为助力学子进京赶考,方便商贸往来,以免去他们跋山涉水之劳。至今降虎村中还流传“闲来坐看状元过的”俚语,有人更直接将这条古道称为“状元路”。清人李拔过此,曾作《庚辰初夏之任福州罗源道中》诗云:

  绿杨官道映初暾,马上春风拂面温。

  一带淡青山色里,儿童竹马满前村。

  我以为这条路最初是艰险的,如今时过境迁,途中恶劣环境恐非今人想象。苏辙曾言:“蜀道行于溪山之间,最是险恶。搬茶至陕西,人力最苦。元丰之初,于成都路厢军数百人贴铺搬运,不一二年死亡略尽……”然而“蜀道难,闽道亦难”,宋文学家曾巩《道山亭记》亦云:“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曾巩写下了这篇文章。文中这段描写,对福州驿道环境作了生动叙述,画面感很强:闽道险峻难行,有的路蜿蜒于深不可测的溪流上,有的路是从峭壁上突出,如同山坡上悬挂飘摇的粗绳,如同山崖边一缕垂发,行者需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假如背负重物、携带行装者,即使他是本地人,也要小心翼翼方可行进,外来人鲜有不被绊倒。一路群山连绵,接连走过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

  驿路岁月漫长,行者鬓毛衰尽途中,非今人所能体验。至北洋政府裁撤驿站,驿道相继被铁路和公路取代,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宋代,福州开辟有三条驿道。南驿道从南门出城经万寿桥到达峡北,转接福清常思铺;西驿道从城内出北门,经闽侯县柯岭、江洋、大湖及古田县水口驿抵达南平,经闽北进入浙江省。降虎村中的这条驿道属于北驿道。据载,北驿道是古代福州与内地连接的大通道。《榕城考古略》曰:“自省城井楼门来宜铺逾北岭、汤岭,经连、罗抵福宁,曰北路。”井楼门在福州城之北,驿路北上,故名“北驿路”。古人陟大北岭,通过降虎寨、连江、罗源等地,经闽东就进入了浙江省。

  《福州晚报》(2022年3月16日 A15版 闽海神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