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菜肉燕竟始于一个错误
捣鱼丸误成“捣肉丸”,这才有了肉燕!关于肉燕的这些故事,你一定没听过···
扁肉燕简称肉燕,因形似飞燕而得名,是福州宴食中的一道传统大菜,历来为民众所青睐,将之与太平(鸭蛋)等同烹,称为“太平燕”。
太平燕这道菜在福州地区的年节及婚、丧、寿等宴席上,被视为“大菜”。有人说福州菜中可以无“佛跳墙”,不可无“太平燕”,由此可见,“太平燕”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福州民间宴席上,都有以“扁肉燕”为主料的菜肴,使“扁肉燕”成为一道大众化名菜,享誉海内外。
百余年前 福州就有肉燕店
肉燕始于闽北浦城,盛于闽中福州,已成为业内人士和民间文化界人士的共识。
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福州就有多家厨店仿浦城姚金寿用精瘦猪肉、薯粉等原料制作肉燕(肉燕壳,俗称“燕皮”)。
这种燕皮,传到省城后迅速形成一个行当,各家店铺还以各自的品牌融入闽都饮食文化,当年即有“南(台)聚记,城(里)同利”的说法,这种饮食文化很快得到包括外地文人墨客、有识之士的青睐。
1936年春,郁达夫入闽任职,当他在福州街上走过时,到处都可以听到木槌捶打精瘦猪肉时与砧板碰撞发出的声音,感到很新奇。他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写道:“福州的食品,向来就很为外省人所赏识。”他还在该文中特别提到:“打从大街小巷走过,看见好些店家,都有一个大砧头摆在店中,一位壮强的男子,拿了木椎,只在对着砧上的一大块猪肉,一下一下死劲地敲……后来向福州的朋友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制肉燕的原料了。”
捣鱼丸误成“捣肉丸” 燕皮由此而来
相传,肉燕是由南宋理宗年间浦城籍官员真德秀的家厨林阿荣所创。1234年,真德秀在福州任职时,被宋理宗赵昀召回京都为官。在上京之前他决定回浦城,待祭扫祖茔后再进京面圣。当他们一行到达浦城时,真德秀大张旗鼓地到祖茔祭扫后,回到家中大办酒席,宴请父老乡亲。操办酒席的重担,理所当然落在他的随行家厨林阿荣身上。
操办那么多的酒席,光靠林阿荣显然人手不够。为了把酒席办得体面风光,真德秀让其表兄徐小春(富岭东湖人)为林阿荣帮厨。
林阿荣吩咐徐小春帮他捣鱼丸,由于闽中与闽北方言的差别,徐小春误听为捣肉丸。于是徐小春将精瘦猪肉剔筋后敲打成肉泥,端给林阿荣。林阿荣见状,因时辰已不早,再让徐小春去捣鱼丸为时已晚,又碍于徐小春是真德秀表兄的面子,不便责怪,无奈之余,只得在肉泥中加入本地上等薯粉,用圆木棍碾压成薄片,切丝入高汤氽熟上桌。
客人见此菜肴色泽晶莹,食之又荤香嫩滑,宛如燕窝,连声叫好。这就是肉燕的雏形,当时人们吃的只是燕皮。后来人们将荸荠、猪肉渣作馅,用燕皮将馅料包裹起来,做成形扁如燕的菜肴,浦城人称之为“打假燕”或“打假燕窝”。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经过不断研究完善与推陈出新,才使这道佳肴成为今日的“扁肉燕”。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