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福州柔远驿海丝文化

日期:2024-09-13 10:15 来源:福州晚报
| | | |

作者:林文昇 陈守强

福州的柔远驿,又叫琉球馆。

福州海丝文化历史悠久,后来受大航海时代和海禁政策等历史因素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最直观的结果就是柔远驿变成琉球馆。借用这两个名称,可以把福州海丝文化分为柔远驿海丝文化与琉球馆海丝文化。前者代表的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以及后来的一段时间的海丝文化。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即明朝中期之前的海丝文化。后者代表的是在“大航海时代”东南亚各国被殖民以后的海丝文化,即明初开始的、主要体现为以琉球册封、进贡贸易、求学为主的,其他国家进贡贸易为辅的海丝文化。前者,可参考文献有《后汉书》、《西洋蕃国志》、元朝的《马可·波罗游记》、福州民间文学《闽都别记》、各朝正史零星记载以及私人著述等等。后者可参考文献比较多,尤其是以明、清两朝册封琉球的《使琉球录》为主的文献资料。

建成于明成化年间的福州柔远驿最后演变成琉球馆就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见证者。

(一)

福州柔远驿海丝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后汉书》就有“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的记载。后汉,即947年-950年,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交趾,宋《异域记》:“交州,按《舆地志》曰:‘周曰骆越,秦曰西瓯,故曰瓯越。汉曰交趾,杜氏《通典》曰安南’”。《诸蕃志》:“交趾国:交趾,古交州”。有人注释“旧交趾七郡”还包括了两广,也就是说当时包括广东、广西的进贡通道也是通过福州这个海丝文化的中枢前往帝都的。东冶,也就是福州。故柔远驿海丝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地名方面,福州有很多地名饱含着浓浓的海丝文化元素,比如上元、象园、坞尾、打铁墩、甘棠港等等。

上元,现在叫象园街道的这块地方,二十世纪初以前不是叫象园,而是叫上元,文献资料上,有时也写成上王。上元和象园是两个不同的村庄,但两者都是充满了浓郁的海丝文化元素的地方。上元,清乾隆年间的《福州府志》记载:“弘治十一年间,镇守邓太监利夷贡之便,改易从古旧河,竟将上王地方,凿透大江,名曰新港”,“夷贡之便”也就是说为了方便外国船只前来进贡贸易的。开挖新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乾隆《福州府志》载“弘治间,镇守邓太监惑番舶厚利,于上王地方凿新港,径趋大江,旧河淤塞。河口以东,民日敝”,这里的河口是指闽江进入内河的河口,大约位置就是今天解放大桥周围,河口以东大致范围就是小桥、打铁墩到新港这一段,就是说开挖新港后,经济上,导致旧河口一带的经济萧条了,军事上,受到海寇的威胁。所以新港开挖后,许多官员不断提出反对的意见,“至是,蕡上疏陈新港六害,乞塞之,以甦地方,弭海寇。诏下镇巡,兴工填塞”,这样就有了之后的挖了,堵了,溃败等等一大堆事情。为了开挖新港,不顾它给当地人带来的伤害,足见番舶带来的厚利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象园,旧址在南公园对岸、打铁墩港南岸、“电光厂”那里。据史料记载,西洋方向的主要贡品中有大象,商业贸易主要是珠宝、香料等。进贡团队选择在福州上、下船,进贡的大象在福州上岸,于是就有一块关大象的地方,这块地方就被人称为象园。大约在上世纪初,福州建电力公司,征用了象园等村庄,村庄整体搬迁,估计是安置在上元这块地方。于是,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地图上象园的村名常常与上元混用在一起。

柔远驿海丝文化元素表现在民间文学里面的故事就更多了。如在《闽都别记》里就有大量的与海丝文化关联的故事:“麻喇国叛华人归籍”、“烛阴国、火幽国、大人国、鬼国、极南之渤泥国……”这些来自民间文学里的故事,都说明了早在明朝以前,柔远驿海丝文化元素就已经深深地扎根到福州的民间生活里。

(二)

三大水系是海丝之路的基础。明朝的时候,福建市舶提举司先是设在泉州,到了明成化年间,不得不移到福州。有人说是因为琉球进贡从福州走,所以才移到福州。这只是说对了表面的现象,没有说对真实的原因。其最大的原因是福州处在海运与河运相连接的中枢点上。

福州的河运靠的是三大水系,即闽江水系、富春江水系和大运河。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无论是元朝的马可·波罗,还是明、清各位琉球册封使节,他们所走的路线,都离不开这三条水系。而泉州因为不在这三条水系上,要进京进贡最后还得经过福州,所以不方便进京是最后市舶提举司不得不迁移到福州来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去杭州,还是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水运显然比陆路方便多了,正是有了这三大水系,内河水运航线与海上水运航线才有机地整合成为一条完整的海丝之路。明成化年间,“有中贵迎合上意者,举永乐故事以告,诏索郑和出使水程”。“水程”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水上航线,也就是古人常走的、熟悉的水上路线,即海丝之路海运部分的线路,故有“自福州西南行十昼夜可至”之述。不论是从东洋来的,还是从西洋来的,他们先到达福州,然后,逆流而上到浦城,最后到达南宋京城杭州。杭州的大运河是进贡团队前往洛阳、开封或北京的便捷的交通干道,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可查的。

柔远驿海丝文化的衰退。后来,世界迎来了大航海时代,西洋方向许多国家被欧洲列强殖民,加上明、清两个朝代的海禁政策,使福州曾经辉煌的海上贸易慢慢地衰落了。而明洪武永乐年间,在福州的东面,明王朝又增加了一个琉球藩属国,而且琉球王国特爱进贡,四年进贡一次嫌间隔时间太长,一定要一年一次,结果频繁的朝贡让明王朝都受不了,于是规定为二年一贡。进贡贸易、加上册封文化、求学的留学生等等,还有个别来自西洋方向的贸易,于是产生出了这一时期的海丝文化,即琉球馆海丝文化,这就是柔远驿海丝文化与琉球馆海丝文化的演变过程。

(三)

琉球馆海丝文化只占海丝文化一小部分,柔远驿海丝文化才是福州海丝文化的重要部分,涉及的时间也长。但是,由于柔远驿海丝文化留下的文献资料较匮乏,故现在说起福州的海丝文化有点主次颠倒,而且也忽视了与琉球馆海丝文化同一时期的、福州与其他国家通过海丝之路进行的贸易。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年代久远和缺乏文献资料所致。

柔远驿海丝文化距今年代已经久远,如果仅以宋、元两朝来说的话,至今都有千年的时间了,而一些民间流传的传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声音也越来越微弱,可信度也有意无意地、逐渐衰减到近乎零,甚至达到说出来都没有人敢相信的地步。比如象园地名,传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边村庄的大人们,还都跟小孩说象园是圈养东南亚国家来的大象的地方;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后,有的人就把它说成是养私人宠物的地方了。其实,到了明嘉靖年间的时候,古人对柔远驿海丝文化的印象就已经开始模糊了。所以,龚用卿在《福建市舶提举司志》的序中特意写道:开挖新港是“督理蕃市之事,然不专为琉球设也”,说明到他那个时代,柔远驿海丝文化影响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尽管龚用卿特地给人们提了一个醒,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人尤其是当今的人们,还是把开挖新港,说成是为琉球的二年一贡的事情而为之,这是不对的。福州解放大桥附近有个叫坞尾的地名,那地方过去就是造船厂的船坞。据文献记载,那地方“中深而下,为坞以顿舟”。但是,到了明万历年间,受海禁政策以及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影响,西洋的商人来福州的少了,导致造船业不景气,册封舟也是好几年才来一次,所以整个船厂的地盘都被人私下卖掉,用于挖鱼塘养鱼。以致到万历年间,夏子阳册封琉球的时候,为了这个造船的场地,还给当地人打了一场官司。后经“闽县尹尹君遂祈审勘验明白”证实这是官地,所侵占的地才得到返还,并立碑以示后人。夏子阳感叹道:“吁!以官地而指为民地、以民占而反称为官夺,则指鹿为马何异乎!余故详着以告后人,且以见龃龉者之悖谬,类如此云。”所以受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加上时间的久远以及留下的文献资料匮乏,是模糊柔远驿海丝文化的主要原因。

一些研究福州历史的人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柔远驿海丝文化的资料这么匮乏?也就是说明朝初期之前的记载柔远驿海丝文化的文献资料为什么很少?根据古籍资料记载,柔远驿海丝文化资料匮乏的事情,古人早就有这种感觉。如《西洋蕃国志》说:“下西洋似非郑和一人,郑和往返亦似非一次,惜乎国初事迹,记载阙如,茫无援据……”。造成柔远驿海丝文化文献资料匮乏的这种情况,估计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文人不想写。古代人重文轻商,文人人生目标是科举,对稀奇古怪的东西,未必感兴趣。尤其是人们认为“无商不奸”,因此奸诈之人做的事情,很少人愿意为之留下笔墨,是可以理解的。

二、懒得写。这从琉球册封的故事里,可见一斑。琉球册封是从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但是,直到嘉靖年间陈侃才写了第一个《使琉球录》后,才有后来的《使录》流传下来。而之前的册封使节,或写了但只留在石碑上或其他场合,更多的是没写,总之就是没看到。

三、战乱。从宋朝到元朝,到明、清等朝代,历经战乱岁月,即使有一部分宝贵的文献资料,经过这些时期,能保留下来的东西就更少了。

四、人为的销毁。人为销毁的事情远的就不说了,就以郑和下西洋的事情来说吧。郑和七下西洋留下了大量的有系统的文献资料,而且还有官方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按理说这样的资料该是万无一失的。可是,据文献记载这些资料到了成化年间就被人烧毁了,如“兵部尚书项忠令吏入库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忠笞吏,复令检三日,终莫能得”。当时的人们认为下西洋既浪费金钱、人力,又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不应该再继续下西洋了,应该把这些资料“毁之以拔其根”,官方文献尚且如此,民间文献的命运又能好到哪里?

今天我们对柔远驿海丝文化时期的福州知之甚少。故只能从诸如元朝的《马可·波罗游记》、清朝的《闽都别记》等文献资料中,管窥兴旺发达的福州柔远驿海丝文化之一斑。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也许会发现更多的记载福州柔远驿海丝文化的历史文献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