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画卷里与福气撞个满怀 2022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热闹举行。本报记者 池远摄
佾舞表演。本报记者 池远摄
市民在民俗文化集市上赏花灯。本报记者 池远摄
十福迎宾、民俗游园、风雅圩市、民俗展示、街头艺术、舌尖美食……昨日,为期两天的2022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幕,荟萃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风情画卷徐徐展开,为人们带来满满福气、浓浓年味。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政府指导,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台港澳办、仓山区政府、福州古厝集团主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各县(市)区文体旅局、高新区文旅局承办,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执行。
民俗展演魅力无限
水绕聚落、古厝错落、田园秀美的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有“城区最美村落”之美誉,以源远流长的“福”文化而著称,福街、双福广场、迎福广场、福塘、福林、福田、福橘是梁厝的地标和符号。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特设的迎宾福门、点福签到、迎宾福道等让梁厝“福上加福”,人们瞬间融入节日氛围。
街区内,红红火火的灯笼、吉祥喜庆的窗花、红彤彤的大红“福”字随处可见,让人们与福气、喜气撞个满怀。
“快看快看,‘婆姐’来了!”在福州百姓中享有崇高声誉的“婆姐”,手持油纸伞,迈着摇步穿行在街区,把平安健康送给大家。
如果说“婆姐”为人们送来了福气,那么肩顶戏、新店腰鼓、琴江台阁等民俗巡演则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在梁厝长大的市民梁帆扬高兴地说:“民俗文化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俗文化村居图景,记忆中的梁厝又回来了!”
这边民俗巡演正酣,那边佾舞、旱船舞等民俗会演热闹开场。佾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形成于上古时代,承于周公制礼作乐,大成于后世祭孔乐舞,成为后世礼乐典范而载入《宋史》。佾舞在大陆一度失传,所幸台湾完整保留和传承了明代后期李之藻编定的《頖宫礼乐疏》之佾舞图谱。1893年,周礼佾舞被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带到了台湾,当时由官府推行传承。2012年7月,在两岸人士共同努力下,福清成立立达孔学会,这是60多年来首次“文化回归”和两岸孔学文化深度融合的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说,佾舞是两岸接力传承的一项非遗。”福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昨日,在梁厝主会场的主持人还连线马祖分会场,展演马祖特色民俗节目《摆瞑》《白马尊者》《田都元帅》,让现场观众领略台湾民俗文化魅力。
两岸同根 加强交流
“这是我将传统大漆工艺与书法结合,创作的5个不同字体的‘福’字,寓意‘五福临门’……”昨日,刚获授福州市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证书的台胞黄守堃,在“同根同源”台湾非遗展示馆内,向大家介绍不久前制作完成的“五福临门”茶板,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
“能够成为非遗传承人,我感到十分荣幸,也觉得更有责任弘扬在福州学到的传统非遗技艺。”黄守堃说,希望“五福临门”茶板能为大家带来满满福气。“两岸同根同源,我希望借助跨界创新的形式,让更多人对非遗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黄守堃介绍,他在福州的这几年,认识许多非遗传承人,不仅学到了大漆传统制作技艺,还接触了软木画、牛角梳等非遗制作技艺,收获颇丰。
在黄守堃身后,一群来自知秋堂画院的小朋友,正用毛笔书写“两岸同源一家亲”字样,以文传情。“我们希望和海峡对岸的小朋友像家人一样,和和美美,团团圆圆。”11岁的单文君说。
一旁,屋子里陈列着他们绘制的台湾美景:高耸挺拔的101大厦、奇特美妙的女王头公园……这些都是孩子们为此次民俗文化节特意准备的。
一幅画有鸽子和牡丹的画作也引人关注。“鸽子寓意两岸和平,希望两岸花开富贵一家亲。”知秋堂画院院长罗知秋说。
古厝新生 增添年味
梁厝四季花开,眼下樱花、梅花、梨花等花景正盛。去年7月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特别设置“世遗林·碳中和”植树活动,在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溪流两侧开辟约15亩植树区,邀请近百位中外嘉宾种植2棵榕树和100棵福建山樱花树。如今,百棵福建山樱花树迎来繁花期,如霞似锦,异常美丽,引得众人纷纷拍照留念。
掩映在绿树繁花中的座座古厝也是人们的打卡热点。在此次民俗文化节中,梁厝已完成修缮的7座古厝化身福州六区六县(市)、高新区以及台湾馆的非遗展示馆,既为非遗项目提供集中展示的平台,又展示了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果。
每座古厝的大门口都贴着大红楹联,增添了浓浓年味。在取名“珠联璧合”的鼓楼与晋安的非遗展示馆内,记者见到了“同利肉燕”第四代掌门人陈君凡,他乐呵呵地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举办十余届了,每届我都参加!福州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的说法,我要让大家在现场吃到‘太平燕’,为大家过年添福气。”
“漂漆我已调制完成,现在把扇子放进去,请大家见证奇迹的诞生。”在晋安非遗展示区,福州市名艺人林贤洲向市民展示脱胎漆器髹饰制作技艺,将印有“福”字的扇子放进调好的漂漆后,扇子瞬间沾满小金点,华美非凡。林贤洲笑着说:“这些福扇,我送给参与互动的朋友,希望大家扇子一摇,福气自来!”
(记者 吴晖 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