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茉莉属于舶来品,早在2000年前的西汉,茉莉从遥远的古罗马,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福州。由于福州独特的地理和良好的气候,茉莉从此在福州落地生根,并被广泛种植。在我国的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茉莉花的资料,是汉朝陆贾写的《南越行纪》,在这本书中记述:“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唯茉莉花特芳香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到了晋朝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记载:“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以上汉晋时期的资料中所称“南越”“南海”,就是指古代的福建与广东一带地区。而现在的福州大地,早就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茉莉产地了。在陈傅的《瓯冶遗事》有记载:“果有荔枝,花有茉莉,天下未有。”南宋太守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曰:“末丽,此花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而香。”福州乌山至今仍保留北宋年间福州太守蔡襄的题刻“天香台”,这里的“天香”就是指茉莉花。寓意淡雅、高洁、君子之风的茉莉,福州人竞相追捧,并以各种形式栽培。福州乌山上保留着北宋名士湛俞颂福州乌石山诗:“茉莉晓迷琼径白,荔枝秋映绮筵红。”就点出乌山遍栽茉莉、荔枝的胜景。清朝描写福州为“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建新、上街镇被称为花乡和花屿。
福州人引种茉莉花由来已久,无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冠。宋张邦基《闽广茉莉说》记载:“闽广多异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花为众花之冠,至暮则尤香,今闽人以陶盎种之。”当时茉莉花主要还是当作观赏花卉,种植在“陶盎”之中。但是这时民间已经把茉莉花当作“香料”来妆饰自己的服饰了,宋张劭诗中有“绾成一点珠球好,添上松鬟浴后妆”之句,所写的就是当时的妇女用茉莉花放在自己浴后的头发上,使头发散发着花香。当时也有人把茉莉花放在房间里美化香化自己的卧室,宋刘克庄诗中也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之句,这也说明早在宋朝,茉莉花就被民间当作香料来使用了。
由于茉莉多在黄昏以后开花,夜晚更香,朱熹有一首描写夜晚欣赏茉莉花的诗云:“旷然尘虑尽,为对夕花明;密叶低层幄,冰蕤乱玉英。不因秋露湿,讵识此香清?预恐芳菲尽,微吟绕砌行。”苏东坡还根据茉莉花的这种夜晚的特性,给她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作“暗麝”。所以“暗麝”是茉莉非音译的另一个雅号。
茉莉属木樨科,为常绿亚灌木。一般株高只有二、三尺,茎柔枝繁,叶圆而尖。春、夏、秋三季都可开花,分别称为“春花”“伏花”和“秋花”。花有单瓣或重瓣之分,均清香袭人。按花的颜色来分,又有红、白两种,而以白茉莉最为普遍,香气也最浓郁。红茉莉多藤生,香亦可人。又有单叶和复叶之分,而以单叶株小花繁者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