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打造海丝·美食文创新地标
达明美食街焕新归来
众多市民游客在达明美食街品尝美食。本报记者 池远摄
夜幕降临,从古韵今风交相辉映的三坊七巷,步入人声鼎沸、灯火熠熠的达明美食街,你会发现福州这座千年古城悄然“上新”了。15日,达明美食街2.0版焕新开业。
鼓楼区将达明美食街提升改造项目定位为“海丝·美食文创新地标”,以“海丝文化”为内核,融八闽、台湾、东南亚特色于一体,与三坊七巷实现业态互补与客流共享,是全国首条海丝美食文化主题街区。
文化升级:
灯火熠熠,海丝有福
“咔嚓!”不少市民在街头的霓虹灯前留影,他们身后是升级的达明美食街。
从杨桥路走进街区会发现,这里划分了八闽、台湾、东南亚三大主题街区,串联特色美食与文创,打造全新城市美食地标。
八闽主题区域餐车是一条长长的“福船”造型,寓意“海丝路上有福舟”。打头的是中华老字号、省级非遗——同利肉燕。同利肉燕老掌门、非遗传承人陈君凡带着徒弟,挥舞木槌敲打砧板上的肉团,制作“燕皮”。
“希望大家在品尝正宗福建味道时,也能了解闽都非遗技艺。”陈君凡说,肉燕也叫太平燕,是福州的特色美食,也融入了“福”文化。游客来到有福之州,吃到太平燕,就像眼前扬帆起航的“福船”,可以满载福气而归。
走进台湾主题街区,最显眼的莫过于台北地标建筑“101大楼”与台南的“鹅銮鼻灯塔”,一南一北两大地标,让游客犹如来到真实的台湾夜市。五彩斑斓的招牌装饰是该区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块招牌都独具特色,无论是字体还是图案都充满了台湾地区的文化韵味。
来到充满异域风情的东南亚街区,沿海日落、特色屋顶、精美雕刻的装饰设计,带来了独特的“松弛感”。来自浙江的游客周女士和朋友刚从三坊七巷出来,就来到达明美食街,一路走走停停,“体验感很强,不仅饱口福,还有眼福、耳福,不虚此行”。
美食街配套文创集市——达明有集,集聚20多家来自天南海北的有趣摊主,涵盖各类非遗手工艺。同时,街区还设立了小范围歌手驻唱区域、艺人表演区域等,营造良好的街区艺术文化氛围。
业态升级:
一街三区,一享口福
过去,美食街商户同质化竞争严重。如今,依托一街三区的全新布局,2.0版本街区业态全面升级。目前,分主题规划的5组餐车已引进140多个品牌。
八闽主题区域按照“一市一特、一县一品、一村一味”展示福建特色美食,现有同利肉燕、聚春园、天久王炝肉、长汀香豆腐、达道牛肉国水酱鸭等50余个品牌,其中老字号及非遗就有20个。
一碗热腾滑嫩的炝肉,给冬日里的食客带来温暖。莆田非遗小吃天久王炝肉创始人林志勇介绍,炝肉起源于1879年,林氏家族的祖辈们将里脊肉和豆腐丸搭配在一起,精心研究腌制、火候等细微之处,创作出了这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并延续至今。
从香气扑鼻的卤肉饭到经典的台式烧鸟,从浓郁绵密的豆花甜品到下火清凉的草本青草茶……在达明美食街,台湾美食尽显多元化。台湾主题区域已入驻台湾厨房、陈家蚵仔煎、松和路1号等60余个品牌。
“古早味”是台湾厨房主理人刘玉香开设摊位的最大追求。“我的想法是做地道的台湾美食。如果你是台湾人,一口就可以尝出台中风味。”来自台湾的刘玉香举例说,台湾的姜母鸭不同于闽南的干锅做法,采取的是煲汤火锅的形式,成为冬季进补的好选择。在餐饮行业耕耘多年的她首次挑战入驻美食街,对优质食材、地道口味的坚持让她充满了信心,期待更多人认识正宗的台湾味道,增进两岸美食文化交流。
东南亚主题区域邀约东南亚美食、异国特色风情商家入驻,南洋煲煲、八堡老外汉堡等20余个品牌已入驻经营,为市民解锁舌尖上的异域之旅。
服务升级:
绿色“食尚”,舒心用餐
在东南亚主题区域的“八堡老外汉堡”摊位,肉饼在铁板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郑女士与同伴正等待品尝地道的美式汉堡。
“这里的烟火气让人舒心。”白天跑完马拉松,晚上来达明美食街补充能量的郑女士说,她注意到每部餐车都有洗手池和公共用餐区,餐车上采用了明厨亮灶的设计,带给大家看得见的安心美食。
“食品安全方面,街区还建立了严格的食材供应商准入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齐全资质证明,从源头有效阻断问题食材流入。”达明美食街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街区也未忽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增加美食街公共区域清洁频次,每日营业前高压冲洗地面、清理油污,用餐时有专人不断巡检保洁。另一方面,实施一系列绿色升级措施,餐车统一安装低空排放一体机,强化油烟净化,而且每组餐车都配有地埋式隔油池和排污管,实现油、水、杂质的分离处理与排放。
为助力达明美食街发展,福州农商银行金融防非宣传也走进现场,给市民游客带来多重福利,让美食之旅更加超值。
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焕新归来的达明美食街以“海丝文化”为线,串联不同地域文化、风物、美味,在福州城市核心区域打造特色城市名片。街区将充分利用优厚的地理、文化条件,继续深挖海丝文化的深刻内涵,以美食文化彰显烟火气,助力福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