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40号建议的答复
杨默代表:
《关于推动福州乡村文旅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44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文旅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结合我局职能,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乡村高颜值发展,为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聚焦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文旅持续升温
1.强化政策支持。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实施《福州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永泰县制定了《永泰县芹草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7-2030)》,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坚持“农业+旅游”,发掘乡村功能价值,走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动农食文旅教融合,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拓展农业新业态。同时,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条措施实施方案》,对新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美丽休闲农业点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扶持休闲产业做大做强。
2.拓展乡村休闲功能。通过串点连线成片,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为乡村文旅积蓄新动能、注入新活力。“福清市‘春观花、赏民俗’领略农耕文化之旅”入选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永泰县山水游居·樟台交融”入选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旅游行(夏季)精品景点线路、“连江县冬日暖汤花语觅香之旅”入选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旅游行(冬季)精品景点线路。同时,大力发展休闲产业,草木谷福茶庄园(福州市草木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罗源县九八五民宿(中绿农(福州)茶业有限公司)等2个休闲点获评2024年福建省美丽休闲农业点。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永泰县葛岭镇溪洋村、长乐区江田镇南阳村、罗源县中房镇下湖村、闽侯县洋里乡梧溪村、连江县黄岐镇古石村、永泰县赤锡乡玉锡村、马尾区亭江镇白眉村等8个村获评2024年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
3.丰富特色农产品供给。充分挖掘水产、畜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竹木花卉等具有福州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加快培育福州橄榄、福州金鱼、福州鱼丸、连江鲍鱼、永泰李梅、福清一都枇杷、罗源秀珍菇、长乐青山龙眼、福清渔溪龙眼、琅岐葡萄等福州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扩大“福”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将丰富特色农产品转化为乡村游炙手可热的“伴手礼”,推动文旅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
(二)坚持乡村建设高颜值标准,释放乡村文旅品牌效应
我市以乡村振兴星级村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积极鼓励县(市)区区分山区、平原、沿海等地域,立足当地特色优势,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游则游,重点要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资源特色、风貌特色,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篇一律”,努力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涌现出了一批以同心村(沿海)、九峰村(山区村)、侯官村(平原)等为代表的三产融合样板。目前,全市累计打造出了乡村振兴五星级村23个、四星级村223个。开展乡村建设“五个美丽”活动,建设美丽乡村庭院6567个、美丽乡村微景观1940个、美丽乡村小公园368个、美丽田园139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48个,持续优化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空间。
(三)对标农业文化高品位要求,推动乡村文旅多元融合
1.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在福清市南岭镇大山村举行“有福之州·一起‘村’游”2024福州美丽乡村旅游季活动,展示了福州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活动现场,福清非遗“海族舞”展示原汁原味的海丝特色,快闪草原音乐会点燃全场激情,国潮妆造秀首次展示了改良后的福州“三条簪”头饰,展现福州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承。各县(市)区也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如“自然永泰·漫享民宿”永泰民宿旅游季、连江“众筹一片海·连马家宴”、第七届福州(福清)枇杷丰收季、闽清“半旦”民俗文化活动等,助力炒热乡村旅游。
2.强化培训培育典型。大力培育乡村工匠,推荐第二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候选人20名。组织开展2024年福州市“筑梦乡村振兴有我”宣传活动,挖掘、分享福州乡村振兴各行各业“带头人”“领军者”在乡村创业、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以及获得的成效,展示福州乡村振兴人才风貌,扩大福州乡村振兴人才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建成村播网点1700多个,培训农村电商带货主播4500人次,带动电商销售农特产品超12亿元,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根据代表的建议,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发展乡村振兴休闲观光产业。
一是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夯实旅游“家底”。加快挖掘连江鲍鱼、罗源秀珍菇、琅岐葡萄等具有福州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和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亮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继续用好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力抓手,加速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推进福州橄榄、福州茉莉花茶、福州金鱼、福州鱼丸、一都枇杷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争2025年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50个,争创2个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福农优品”品牌标识授权区域公用品牌和授权企业。推动乡村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化,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二是持续培育乡村休闲业态,提升旅游质效。以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为抓手,培育更多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的休闲农业精品。积极融入“旅游+”和“+旅游”战略,通过串点连线成片,匹配吃、住、行、游、购、娱等休闲要素,打造农业景观游、特色乡村游、民俗风情游等休闲精品线路。支持特色民宿等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激发乡村文旅经济发展潜力。统筹做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大文章,积极培育“草木谷”等茶文旅融合网红点。
三是以“节”促旅多元融合,提振消费需求。立足县域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景”,持续打造农民丰收节、福州市茉莉花茶文化节等更加丰富多元的农业特色节庆,融入直播带货、网红元素等新理念,推进电子商务与乡村休闲观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产品伴手礼消费,推动乡村文旅消费活动更加丰富、消费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消费选择更加多元。
四是推动乡村面貌提升,打造精品线路。一方面,巩固现有建设成果。坚持“串点连线成片”,在16条线路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整合近几年打造出的乡村“五个美丽”建设点、乡村振兴试点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等重点工作成果,因地制宜充实到乡村振兴精品线路中,持续提升我市乡村振兴精品线路的品质,充分彰显乡村振兴“福州特色”。另一方面,深化拓展亮点打造。统筹谋划2025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以及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力争新增一批可看可学的特色亮点,推动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片、片片联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领导署名:黄礼滨
联 系 人:林宁
联系电话:0591-83508153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