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从全球首个茶类农业文化遗产联盟成立看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与利用茶树的国家
在长期的种茶、采茶、制茶与饮茶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茶叶采摘、制作技艺和饮茶习俗等在内的茶业生产系统,并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型。
截至目前,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有5项为茶类项目,其中3项来自中国。而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茶类项目就有22项,还有不少涉茶项目。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茶文化系统,不仅包括制茶技艺、茶艺、茶道、茶俗等内容,还蕴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计保障、农耕技术传承、生态系统服务等多功能价值。
石美祥 摄
如何进一步发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更有效地保护、传承并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近日,在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十周年之际,全球首个茶类农业文化遗产联盟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13个涉茶类遗产地代表加入联盟,就共同推动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探索新路径。
挖掘多元价值
从地理分布看,我国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优良,基本处于山地、丘陵、森林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林双伟 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龙春林认为,区别于其他农耕系统,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更为独特的生态价值。“这是因为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以作为木本植物的茶树为主体。在群落结构上,茶树可以形成单一群落,更常见的情况是与其他物种构成复合系统,例如与作物,特别是草本植物间作,形成接近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混农林业系统。”因此,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似的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以天然林下种植茶树为特色,是第一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茶类项目。此外,还有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的茶果复合种植、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的茶蔬粮间作……这种复合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间种优势,平衡养分利用,为人们提供茶叶及水果、蔬菜等多样化的农林产品。
相较于粮食作物种植、草原游牧等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结合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认为,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充分利用茶园生态系统的自身功能,构建基于自然生态的茶园,并辅以病虫草的绿色防控技术、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等,开发绿色、有机、低碳甚至零碳茶产品,将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效益。
资料图
当然,在悠久的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品饮历史中,各民族也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茶道、茶艺、茶礼、茶俗等文化形式。2022年,包括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等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我们凝视遗产,其实也是在对遗产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不断地建构与重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曹茂认为,重新审视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会发现与之相关的古茶林、传统村落、传统制茶技艺和民族茶俗等元素都是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我们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学习传统制茶技艺,或是深入了解民族茶俗,实际上是在传承宝贵的精神财富。
深化持续利用
如何在保护的同时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专家学者们认为要充分挖掘利用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因为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价值的实现不仅是保护工作的基石,也是茶类农业文化遗产能够持续“生存”和“繁荣”的关键。
资料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吴永华认为,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要立足遗产地的资源禀赋,推进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活动、传统村落等相关要素进行创新组合和深度融合,培育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多元产业。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核心保护区之一的景迈山古茶林,有上万亩的千年古茶园。依托“古茶林”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澜沧县创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思路,变种茶卖茶为观茶品茶,主推“茶旅+康养”“茶旅+山水”“茶旅+农业”,打造“古茶林文化景观的观光游、普洱茶历史文化的博览游、普洱茶现代产业链的观摩游、山寨少数民族特色生活的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带起了旅游热潮,当地茶农开起民宿、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在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日本、韩国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也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据韩国农渔村遗产学会副主席朴润镐介绍,在韩国花开传统河东茶农业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每年5月都会举行河东野生茶文化节,已经举办20多届,去年还举办了河东世界茶博览会。在他看来,节庆活动能激发遗产地居民的参与,推动遗产资源旅游化,更好促进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产业融合之外,面对不断增长的年轻茶饮消费群体,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茶产品该如何焕发新意?
“如今,茶产品的功能已经由传统的生津解渴向品质生活的审美活动发展,因此茶产品的包装、茶事及消费空间的创新都变得尤为重要。”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沈琳认为,从茶产品、包装、茶具、茶事活动到销售语言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意性的构思和实践,对推动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双伟 摄
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于2014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耕茉莉花茶生产和销售多年的福建春伦集团,早已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融入茶产业,从生产端的生态茶园,到消费端的环保包装,再到售后端的茶渣回收进行二次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践行着低碳理念。”福建春伦集团副总裁傅晓萍说。
加强保护管理
与众多其他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相似,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亟待各方探究和解决。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认为,“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关管理办法和保护发展规划还有待落实和实施。由于茶叶产品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地因为过度强调茶叶制作技艺而忽视了茶园的生态管理,或因遗产保护的惠益分享机制不完善而导致茶企与茶农的利益冲突,许多茶农未能充分享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红利,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那么,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究竟要落到何处?沈阳农业大学教授谢立勇建议,要完善多方参与机制,“这里的‘多方’至少要包括茶业管理部门、茶类企业、茶树种植户、相关科研机构、茶叶消费者等方面,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管理部门应主导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茶企不仅要做好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还应重视联农带农,以激发茶农的积极性。”
责任落实后,如何进一步强化保障机制,解决好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地方发展“脱节”的问题。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峰提议,应将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同时要将保护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机结合。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以2022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为例,分享了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具体而言,在遗产地核心区建设农遗传习所、研学坊以及度假旅游茶庄园,并提级改造铁观音发源地沿线公路,整治人居环境,同时将多个农遗核心村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给予资金项目重点支持。
闵庆文(资料图)。郑帅 摄
闵庆文表示,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只有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将遗产要素保护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希望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地,借助茶类农业文化遗产联盟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宣传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共同推动茶文化传承、茶产业发展和茶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