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创!永泰设置七十二个中心村党委

日期:2024-08-20 09:39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 | |

  “小林,我来交低保申请材料,现在不用再回到城峰镇交材料,少走了不少路,真方便!”

  日前,永泰县城峰镇凤岭村村民陈依伯,来到樟城镇城关村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个人事项。明明是不同乡镇,村民为什么可以到隶属地外办事呢?这得从永泰的创新举措说起。

  永泰地广面大,有21个乡镇、255个行政村,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年轻人外出打拼等原因,面临公共资源紧张、日常管理困难等治理难题。2018年,永泰县在福州市率先试点中心村党委建设,并在我市进行推广。在此前试点基础上,永泰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尝试突破地域界限、行政区划,跨乡镇设置72个中心村党委,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基层减负。

  中心村党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以陈依伯所在的凤岭村为例,村庄虽归属城峰镇,但地处樟城镇边界,村民如要到14公里外的镇上办事,要穿过整个樟城镇城关村,出行十分不便。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城峰镇力生村、凤星村。

  因此,以樟城镇城关村和城峰镇力生村、凤星村、凤岭村为“盟友”建立的中心村党委应运而生。城关中心村党委成立后,以170名党员为核心,形成一股复合型党组织的“战斗合力”。

  城关中心村党委书记陈璟介绍,城关中心村党委将原有的城关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为中心村党委便民服务窗口,实现4村业务“一窗通办”,通过资源联享,重新整合形成中心村党委森林防火、防险救灾应急队伍,发挥联村片区内“五老”、党员、退役军人等队伍力量和群团组织作用,联动解决水源、林地等跨区域历史遗留问题10余件次,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一个村人手有限、精力有限、财力也有限,但4个村联手就不一样了,资源更集中了、办事效率更高了,既节省行政成本,又降低了能耗。”陈璟说。

  抱团合作不仅体现在政务服务上还体现在产业发展中,作为重点李梅产区,葛岭镇的青梅以其酸甜适宜、果实饱满而闻名遐迩。然而,由于往年缺乏产业集群化、标准化,各村陷入“各自为战”的“内卷”状态。

  在《振兴李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永泰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引导下,依托可消化加工全县6万多吨青梅产量的梅百华、梅满天下等行业龙头企业,曾经的现象出现了转机。

  以此为契机,东星、台口、溪洋、万石等4个村党支部进行联建,成立东星中心村党委,对青梅产业发展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购销,中心村党委通过与企业协商约定保底收购价每公斤2.4元,手采规格梅收购价每公斤不低于3元,让利于梅农,每公斤可增收0.4元以上,共收购成员村青梅1.75万吨,带动梅农增收逾600万元。

  按照“青梅种植到哪里,产业路就修建到哪里”的发展思路,中心村党委还争取乡村振兴等资金230万元,统筹用于修建青梅产业路。4个村片区联合为梅农办理意外事故救助保险,全力护航农户采摘安全。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兵突进”到“整体联动”,永泰县通过建强中心村党委,探寻“党建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一座座村庄在永泰这片沃土上涌动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与力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