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解锁“绿色”密码 走好共富之路
滔滔大樟溪,巍巍戴云山。在永阳大地上,历史文化凝聚底蕴,绿水青山塑造气质,产业向新赋能未来,高质量发展一路高歌。
过去一年,永泰聚焦“做大城关、做大产业”,以“六大产业、五大片区”为抓手,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
产业优
积聚发展强动能
永泰晟源纺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车间内,机器轰鸣、纺锭飞转,自动接头机器人穿梭其间,识别断头定位,并自动连接线头、复位。这样依托先进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的场景,在晟源纺织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处处可见。
“车间配置粗细联自动输送系统,原本这道工序需要人工落纱推纱,耗时耗力,现在依托先进的设备,我们实现了跨楼层粗纱到细纱的自动运输,优化了管理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福建晟源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芷欣介绍,园区通过纺纱工厂智能化纺纱成套装备应用、智能输送系统、高端纺纱车间智能化管理等,实现从原材料到生产成品的主要工序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无缝衔接。
智能化生产方式为企业带来最直观的改变是,用更少的人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益。“从用工数来看,每万锭生产用工由过去的45人缩减至现在的15人左右。”郑芷欣说,项目建成后,将年产10万吨新一代功能性纱线及精品混纺纱线,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25.25亿元。
从建设工地的繁忙施工到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从蓝图规划到项目落地,永阳大地上处处上演着“争要素、争时间、争效益”的生动实践。去年以来,永泰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做强李 梅、建筑、服装、纺织、水、文旅六大产业,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县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65个,全域旅游三期等70个项目动建,帮利茶业一期等55个项目竣工,产业的崛起正成为驱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项目落地生根,企业茁壮成长,离不开永泰县“阳光雨露”般的滋养。作为永泰启动工业项目“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改革以来首宗土地出让并实现“四证同发”的工业项目,劳德巴赫精酿啤酒小镇项目负责人余尔渔对此十分有发言权。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公司一次性拿到了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以往办理这些证件至少要耗费半年时间,这样的服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永泰速度’。”余尔渔介绍,该项目占地180亩,共分三期建设,建有生产中心、营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准五星级酒店等,目前一期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一年可产精酿啤酒3万吨。
健全完善专项债申报、土地报批和重点项目前期3个工作专班制度;创新建立财政投资项目设计优化咨询机制;创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与产权流转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机制;1360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综合受理,“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分别提高至99.3%、90.4%……永泰以政府的高效服务换取企业的安心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亲商、安商”内涵。
生态美
点绿成金向新行
冬日的永泰梧埕村,如往年一般迎来了一群“贵客”——中华秋沙鸭,它们被誉为“鸟类活化石”和“鸟中大熊猫”,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它们连续十多年的到访,是永泰生态持续向好的有力佐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永泰最闪亮的名片。去年,永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以上,亮眼成绩背后是永泰举全县之力抓生态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河湖长制,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的有力举措,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山水添绿,产业生金。依托“绿色家底”,永泰持续挖掘绿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让生态“高颜值”催生经济“高价值”。其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永泰的关键发力点。
进入一月,永泰漫山遍野的青梅树又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葛岭镇溪洋村的文埕湾·栖心民宿也到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时候。“民宿有11间房,赏花季几乎天天满房,赏花旺季餐饮等营业额通常能增长40%~50%。”民宿负责人陈晨说,春天采青梅,冬天赏梅花,青梅已然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树”。
永泰县是福建省青梅主要产区之一,全县青梅种植面积6.1万亩,年产量7万吨。近年来,永泰“以梅为媒”大力推动青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接连招引青梅龙头加工企业梅百华、梅满天下落地永泰,稳定青梅收购价格。同时,引进优良青梅品种,推广青梅绿色高优栽培技术,建成1个千亩青梅标准园、6个百亩青梅示范园,并连续多年举办李梅文化季。
从一开始卖青梅,到生产青梅深度加工产品和文化衍生品;从单一发展青梅产业,到推动青梅生产、加工、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青梅经济”方兴未艾。
丹云金蛋工程蛋鸭产能达65万羽,富泉羊菌草养殖基地一期部分竣工,开展省级林业碳中和试点县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获评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向“新”而行、点“绿”成金,永泰的绿水青山和独特的乡土文明,正成为富民惠民的闪耀名片。
民生安
幸福图景入画来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也是一把最重要的尺子。去年,永泰以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要抓手,顺利实施3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征途上,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让民生有温度,让幸福有质感。
看城建——永泰顺利实施59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以永泰高速东、西出口沿线为两翼,持续优化城市景观风貌带。以主街区为重点,打造文明示范路5条。塔山东路一期等7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6条。新改建公园10.5万平方米,建设福道11.1公里。
看医疗——永泰县坚持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导向,建成县域整体急诊急救网络,实施“多点结算”“一号管到底”等便民就医新举措,县医院重点科室实现扩能,满足群众就医 需求,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看养老——永泰聚焦老有所养,建成投用嵩口镇、葛岭镇、红星乡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82%,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达97.6%。
看教育——永泰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刘岐分校等3所新校(园)建成投用,新增小学、幼儿园学位2250个,东门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并获得高度认可。学前教育普惠性学额达100%,公办学额覆盖率连续三年位居福州市第一。
看就业——永泰兑现各项稳就业奖补资金超380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超17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300人。
昂首迈步新征程,接续奋进再出发。今后,永泰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勇闯新路,锚定特色现代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全域旅游三大主攻方向,持续做好“因地制宜”“无中生有”“吃干榨净”三篇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健全完善“大城关—中心乡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架构,提升城关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方位、深层次展现永阳文化魅力,赓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山清水秀有福之州的美丽后花园。